您的位置:首頁>母嬰>正文

寶寶臀紋不對稱,家長千萬別忽視!

【皮紋不對稱是怎麼一回事?】

人體在關節附近會存在皮膚紋理,這和關節活動有關,是皮膚為了適應關節的屈伸活動所形成的。皮膚紋理,簡稱皮紋。通常情況下,人體兩側皮紋是對稱的。在髖關節脫位的寶貝,關節脫位之後,大腿皮膚皺褶增多,發生皮紋不對稱現象,這是單側髖關節脫位的常見體征,但也可以是一種正常變異。所以,皮紋不對稱只是提醒我們這樣的寶貝有患DDH的可能,但並不能明確是否存在髖關節脫位。

多數情況下,新生兒髖關節不穩定的發生率在0.1%~3.4%之間,真正的髖脫位發生率為1.0‰~1.5‰,且存在著明顯的地域和種族差異。臀位產發病率比正常高5倍,女性為男性的4倍,有家族史的是沒有家族史的7倍。左髖受累多於右髖。

》小提示:在觀察寶寶臀紋時,也別忘了給寶寶保暖,最好給寶寶上身蓋個小毯子。

*推薦:貝貝喧竹纖維毯子,竹纖維材質健康不過敏,觸感柔軟順滑,舒適透氣。

【什麼是小兒發育性髖關節發育不良(脫位)?】

發育性髖關節脫位(DDH)最初的名稱是“先天性髖脫位”(CDH)。1992年,北美小兒矯形外科學會將CDH正式更名為DDH。它包括以下幾種情況:①脫位:關節完全移位,原始關節面無接觸;②半脫位:關節有移位元,但是保留部分關節面接觸;③發育不良:髖臼發育缺欠。

本質上,DDH是髖關節發育過程中一大類疾病的總稱,在不同年齡段有不同的表現。在新生兒中表現為髖關節不穩定,股骨頭可發生部分外移(半脫位)或全部外移(脫位),通過手法能夠復位;但是隨著年齡增長,脫位的程度將逐漸加重,而且通過改變髖關節的位置也不能實現復位,可見這種髖關節問題隨生長有一個發展變化的過程。於是,在20世紀80年代,越來越多的學者採用發育性髖關節發育不良來描述本病,特別是出生時正常,以後逐漸發展為髖關節發育不良或脫位的病例。

》小提示:抱孩子的時候多用騎跨式、多用背帶背孩子,這樣可使寶寶得到自然的“治療”。

*推薦:康貝魔法背帶SF-D4,寶寶出生就能用,超長使用週期。寬大橫抱墊,讓寶寶在爸媽懷裡有個寬大舒適的空間。三段式頭部支撐,可根據發育階段調節高度,保護寶寶脊椎。特置安全帶設計,讓寶寶不滑落,橫抱更安全。

【導致小兒髖關節發育不良的原因有哪些?】

發育性髖關節脫位的病因是所有患有DDH疾病家長所關心的,也是小兒骨科醫生和科學研究工作者不斷進行的一項研究,從CDH到DDH疾病名稱的變化上,也能看出兒科醫學工作者對DDH病因學的不懈探索和研究,以及所取得的進展。但是,同大多數先天性疾病的病因一樣,到目前為止,DDH的發病原因還不是很清楚,有以下幾種學說供參考。

1.胎位

雖然臀位產的比例僅為2%~3%,但是16%的DDH為臀位產。可見臀位是DDH的一個高危因素。有報告稱,臀位產女嬰髖關節不穩定的發生率為7.1%。

2.生物力學異常

實驗發現將新生幼兔伸膝位捆綁後髖脫位的發生率高,如果切斷繩肌腱,則不發生髖脫位,說明繩肌對屈曲髖關節的牽拉是一種導致脫位的因素。

》小提示:新生兒的衣服要挑選適合寶寶伸展活動的,不要束縛寶寶的發育。

*推薦:良良純棉爬爬服,棉的質感,細膩柔軟,不易起球,不易變形。斜襟全開設計,一開到底,穿脫容易,寶寶舒適自在。

3.宮內異常因素

第一胎產次及孕期羊水過少者,DDH發生率也較高,提示宮內擠壓影響了髖關節的發育。這種情況下,合併其他姿勢異常的發生率增加,也是一個佐證。

斜頸患兒,同時合併DDH的比例在14%~20%,DDH與蹠內收的併發率在1.5%~10%。左髖受累多於右側,因為最常見的宮內體位是:左髖內收抵於骶骨處,這樣就增加了左髖發生脫位的風險。

4.產後體位

將新生兒在伸髖位綁紮者(蠟燭包),DDH發生率比普通人群增高,而屈髖外展位扶養者,DDH發生率較低。說明不良的養育方式對DDH的形成有明顯的影響。

》小提示:家長切記,不要給新生兒打“蠟燭包”,要給寶寶選寬鬆的抱被,寶寶才會更舒服。

*推薦:棉花堂新生兒包被,紗布棉料材質,柔軟舒適,輕薄透氣,不易粘身。兩用的綁帶,稍稍收緊,舒適不勒,不易下滑。

5.家族遺傳

約30%DDH的患兒有家族史。多數情況下,新生兒髖關節不穩定的發生率在0.1%~3.4%之間,真正的髖脫位發生率為1.0‰~1.5‰,且存在著明顯的地域和種族差異。臀位產發病率比正常高5倍,女性為男性的4倍,有家族史的是沒有家族史的7倍。左髖受累多於右髖。

【如何早期診斷?】

對於DDH,早發現,早治療,是改善療效的關鍵。不同年齡階段篩查方法不盡一樣。新生兒篩查是早發現的重要手段,新生兒DDH篩查方法主要有:

●瞭解寶貝是否有患DDH的高危因素:有家族史,臀位產,羊水過少,女嬰,產後採用蠟燭包等。

●觀察:大腿,腹股溝和臀部的皮紋是否對稱,如有不對稱(數量,位置和長度)現象,應當注意進一步檢查;臀部是否一側增寬;雙側下肢是否等長;一側下肢是否總處於外旋位置;一側肢體是否活動較少。

●Ortolani試驗:也稱為外展試驗,屬於彈入試驗。

●Barlow征:也稱為彈出試驗。

》小提示:冷靜清醒的態度,是爸媽應對這一問題的關鍵。去醫院檢查時,別著急,要注意行車安全。

*推薦:感恩兒童安全座椅,正反方向安裝方式,確保寶寶每個階段的安全。創新側翼設計,在收到側向撞擊時,能有效吸能,保障寶寶側翼安全。F1賽車手用的五點式安全帶,帶給寶寶更多安全保護。

【DDH篩查計畫】

北京市從2009年6月1日起正式實施新生兒DDH免費篩查專案,很多寶貝從北京市新生兒5種疾病免費篩查項目中受益。

在本市住院分娩和接受社區兒童保健的,無論其父母戶口所在地如何,都可以參加到北京市新生兒5種疾病免費篩查計畫。

*TIPS特別提示*

DDH的高危因素

關於DDH的發生原因雖然不是特別清楚,但是,已經發現了一些和DDH相關的高危因素。所謂的發育性髖關節脫位的高危因素,是指如果寶貝具備以下情況,那麼患發育性髖關節脫位的可能性增大,需要引起注意,要及時和準時到所在社區醫院或/和兒童醫療保健機構篩查或就診。這些因素,是目前為止,小兒骨科醫生比較公認的,在不同的文獻可能會有不同因素出現。

》小提示:寶寶坐汽車安全座椅時,可以適當在兩腿之間墊一個小毛巾,讓雙腿能保持一個外展的位置,也利於恢復。

*推薦:威爾貝魯紗布小方巾,採用全棉花纖維製作,安全親膚,觸感細膩柔軟,快速吸水,精緻走線縫製,固定紗布經久耐用。

●胎位異常(臀位,雙胎,巨大兒)

●女孩

●第一胎

●有髖關節脫位的家族史

●患有斜頸、足部畸形

●羊水少,羊水早破

●不適當的包裹寶貝的方法:蠟燭包,綁腿等

●日常生活中發現寶貝髖關節有彈響

●有持續存在的大腿或臀紋不對稱

●髖關節外展受限

但是,要提醒家長和從事DDH篩查的醫生注意:60%的患有DDH的嬰兒並沒有高危因素。因此,要辨證對待DDH的高危因素。

》小提示:想讓寶寶的手腳自由活動,也可以給寶寶準備個睡袋,這樣東西比較寬鬆,既保暖又不影響寶寶活動。

*推薦:米樂魚一體睡袋,防止寶寶踢開被子,有效減少了寶寶受涼鬧肚子,可以讓寶寶一整夜安心熟睡。腋下透氣也可以排汗防止悶熱,提升寶寶的舒適感。3D立體設計,擴大寶寶腿部活動空間,讓寶寶活動自如。

【有哪些矯正方法?】

DDH的治療,強調早期治療和及時的治療。治療的年齡越小效果越好,治療也相對簡單,費用越小。不同年齡段的DDH需要採用不同的治療方法,以下是基本原則,在臨床實際治療過程中,醫生會在這個原則之下,根據不同的寶貝,不同的疾病狀況,不同類型的DDH採用靈活,合理和有效的治療方案。

●1~6個月:採用Pavlik輓具(或叫做“吊帶”),是一種自動復位方法。

●7個月至1歲半:麻醉下閉合復位,人為石膏固定。

●1歲半以上:手術切開復位,石膏固定。

》小提示:任何寶寶,家長都應該細心照顧,紙巾要選柔軟的。

*推薦:舒潔小熊印花抽紙4包裝,進口原木漿,不含螢光劑、不含香料,三維立體起皺,倍加柔軟,蓬鬆若雲。

【小兒髖關節發育不良的預後如何?】

●發育性髖關節脫位是一個逐漸進展的疾病,不同年齡段有著不同的解剖改變,多數DDH的病變在早期是可以逆轉的。

●如果髖關節持續脫位,髖臼的生長發育將發生改變。在某種程度上,這些改變是可逆的。但是,復位後能夠獲得正常髖臼發育的確切年齡上限仍然是不清楚的。國外學者認為4歲前復位者結果滿意,明顯的髖臼生長可持續到8歲。

●在成人中,完全脫位者也可以多年甚至是一生不發生髖關節退變。

●在一些未治療的髖脫位中,股骨頭和髖臼有部分接觸,由於髖臼變平傾斜,股骨頭可以向近端及外側移位,這種不穩定性將導致退行性改變,到青壯年期即變得明顯,而且進展迅速,幾年內即變成嚴重的退變,而一旦出現嚴重退變,其病情將無法改變。成年後早發骨性關節病,嚴重影響生活品質,是關節置換術的常見原因之一。

【手術治療是不得以的最終方案】

年齡1歲半之後,保守治療無效或失敗的DDH病例,需要採用手術治療。目前手術方法較多,根據臨床醫生的經驗和習慣有所不同,療效基本相似。

手術治療DDH是不得已的最終的解決方案,如果及時對DDH予以篩查,多數病例可以通過保守治療得以恢復。

本文版權歸我方所有,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有關版權及相關問題請聯繫旺旺:親子小百科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