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的 MWC 展由於三星的缺席,加上智慧手機越來越同質化,比起往年平淡不少。不過有參與的手機廠商像是 Sony、LG 與華為,還是想辦法發展出了一些差異性。
【Sony Xperia XZ Premium】
雖然這支手機不清楚為什麼在美國版沒有搭載指紋感測,也沒有使用 OIS 光學防手震,但繼 Z5 Premium 後再次拿出 4K解析度螢幕,以及身為 MWC 唯一搭載驍龍835 的旗艦,Xperia XZ Premium 大概是這次 MWC、甚至 Sony 史上配置規格最好的手機。

外觀上,XZ Premium 結合了 Z5 Premium 的鏡面元素,延續了 Sony 獨特的設計感,並且在正面與背面都搭配了 5 代大猩猩玻璃。配上支持 HDR 的 4K 面板,以及終於願意將 3GB RAM 提升到 4GB,儘管實際體驗如何還有待實測,但 XZ Premium 的各項用料都確實開到頂級,沒什麼缺點。以往的招牌防水防塵也保留了下來。


比較有疑慮的,可能會是 XZ Premium 並沒有搭載 OIS 光學防手震,改成以自家新型的感光元件 IMX 400來解決夜拍問題。這枚感光元件甚至支援了 960fps 的超慢速攝影,一舉超越過往慢速攝影的王者 iPhone,但實際效果自然還需要實拍來檢視。此外3230mAh 的電量也不清楚能不能處理好 4K 螢幕的能耗,很可能 XZ Premium 會與 Z5 Premium 一樣,只會在使用某些 App 時才會以 4K顯示。
【華為 P10 / P10 Plus】
由於與華為去年 11 月推出的旗艦 Mate 9 相距不遠,包括最核心的 SoC 在內,P10 基本上就是延續當時的配置規格,但調整了外型,以及一些小項目。
由於 P 系列一直都主打與徠卡(Leica)合作設計相機,這次自然也不例外,推出了前後徠卡認證鏡頭。一些實測也指出,比起前代 P9,這次 P10 的相機成像也確實再提升了一些。前代的雙鏡頭設計也繼續保留,並增加了 OIS 光學防手震,同時強化景深模式的成像水淮。

外觀可能也是 P10 的特點。儘管依然是鋁合金機身,但透過與 Pantone 合作開發了 8 種配色並縮減了螢幕黑邊,樣式上比較新鮮,與 Mate 9 偏冷硬的商務形象不同。此外,P10 也大幅強化了行動網路、以及 Wi-Fi 訊號的穩定度,並相容全球 217 個國家地區的電信商頻段,對於經常出國的用戶可能頗有幫助。

至於 P10 與 P10 Plus 的差異除了螢幕大小,還包括些微的相機規格差距,比如兩者的光圈大小不同。總體來說,徠卡認證相機、外觀配色與訊號穩定度,可能會是 P10 主要的特點。
【LG G6】
儘管沒有升級使用驍龍 835、只用了驍龍821 有點讓人失望,感光元件也有些微降級,但 LG 還是交出中規中矩的新機。雖然少了旗艦該有的一些關鍵特色,整體走比較安全牌的路線,但 G6 應該也稱不上是疲弱的產品。

外觀與設計可能會是 G6 較大的改變。除了前代的模組化設計被取消,電池也不再是可換式,機身相較前代的外型也變得再細緻一點。正面螢幕的邊角裁切成圓弧狀,視覺效果也比較新鮮。由於不再採用模組化,LG 也選擇加入 IP68 防水防塵。這可能會是 G6 很重要的特色
如果要說上比較有特色的規格,G6 可能會是 Hi-Fi DAC,同時也是 Google Pixel 以外、第二款搭載 Google Assistant 的手機。搭載 OIS 的廣角拍攝可能也會是 G6 的特點,不過這些功能可能只會對特定使用者比較有益。G6 的螢幕也支援 HDR,以及 Dolby Vision。

此外,由於過往 G 系列的續航都十分平庸,本次 G6 選擇將電池容量升級到 3300mAh、但犧牲了可換式電池設計,一來一往對於用戶實際使用的續航體驗有何改變,可能會是 G6 的觀察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