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醫裡,脾是運化水濕的,脾臟受傷,體內的水濕就會失調,無法及時運化,堆積在身體,就出現了“濕”的症狀。
有句古話就有說“千寒易除,一濕難去”,濕之所以讓所有醫生頭疼,是因為它從不單獨出現,而是會跟其他的邪氣一起,對身體產生更為嚴重的危害,如跟暑在一起則為暑濕,跟寒在一起則為寒濕。
身體為什麼會有濕氣?
1. 內在原因
脾是運化水濕的,脾胃功能出現異常,水濕運化就會受阻,自然就形成了濕。而日常生活中,影響脾胃功能的原因有很多,最值得一提的就是飲食。現代人飲食習慣大多不健康,暴飲暴食、三餐不定、過油過堿等等這些都在傷害腸胃,長久下去就會使體內濕氣堆積,影響健康。
2. 外在原因
之所以有濕,跟水有非常密切的關係,如果經常淋雨、穿半幹衣服、頭髮不吹幹、著涼、居住環境過於潮濕,這些都會讓你染上濕邪。
你是否“濕”了呢?
1. 脾胃問題
濕邪會阻礙脾臟的功能,無法正常運化五穀,因此會影響食欲和消化功能,出現食欲不佳、口淡口渴等症狀。還有一些人會出現腹瀉、大便粘膩的症狀,這是因為濕氣停滯在人體下部所致。
2. 關節問題
體內有濕氣的人,關節也會出現一些毛病,氣血運行不暢,導致關節無法正常伸展。
3. 皮膚問題
身體常有濕的人還會出現皮膚問題,如濕疹、痤瘡。另外,水腫也是體內有濕的表現,濕氣聚集,影響脾的運化,水液不能及時排出,就會滯留在細胞中,形成水腫。
4. 其他問題
體內有濕的人還會出現舌苔厚膩、身體乏力、四肢沉重、小便不暢等症狀。
除濕,不妨試試艾灸
艾灸是中醫推崇的養生方法,只需把艾條放在固定穴位,就能強健身體,養生祛病。對體內有濕的人而言,用這法子再好不過了。
1. 艾灸關元穴:位於臍下3寸,堅持灸此穴能起到調理氣血的效果。
2. 艾灸大椎穴:位於七頸椎棘突凹陷,體內的濕氣容易使人患上肩周炎,甚至出現頭昏腦脹的症狀,艾灸此處即可緩解。
3. 艾灸命門穴:位於人體背後第二腰椎之下,它是人體元氣所在之處,堅持艾灸,能強身健體,強固元氣。
4. 艾灸解溪穴:位於腳背、踝關節活動的凹點。灸這個穴位能很好的去除下肢水腫。
5. 艾灸中脘穴:位於臍上4寸,灸此穴能緩解各種胃部不適。
食療去濕:紅豆薏米粥
紅豆薏米粥是很好的去濕食物,紅豆能健脾益胃,利尿消腫;薏仁可以健脾除濕利水,兩者同煮,除濕效果非常好。而且做法也簡單,直接把這兩樣放水裡熬成粥即可,既可當甜品也可當早餐。不過,要注意的是,在煮紅豆薏米粥時切不可加大米,否則不利於祛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