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楊德昌離開我們整整10年。
2007年6月29日下午1點30分,楊德昌導演,因結腸癌併發症在加州貝芙麗山莊家中去世。
當時Sir剛剛入行,在國內發行量最大的電影雜誌當編輯,大概是下午吧,Sir聽到主編座位傳來聲音:楊德昌去世了。
主編是個話不多的人,就算我們的稿子寫得不好,他也不罵,就是“哎”一聲。
一次同事離職,酒酣腦熱,Sir借機問了問他,最喜歡的導演是誰。
楊德昌。
愛電影的人遲早都會愛上楊德昌。
雲舅也是楊德昌鐵杆粉絲。
他為楊德昌作品寫下不少文字。
楊德昌的電影,沒有變焦,沒有溶鏡,沒有淡入淡出,更更加加沒有慢鏡,他說創作者用這些東西就是不自信的體現,觀眾會看得出你的不自信。到中期往後作品,他連特寫都去掉了,自信心滿滿。他對觀眾的要求素來是很高的,我相信高要求的觀眾自然會取得共鳴。
他電影裡的戲劇因素是傳統的,但他的語言、敘述方式又是現代的。用聲音突破畫框,一開始是製作成本的問題迫使這樣做,到後來已經成為他的招牌之一。《牯嶺街》裡的大量畫外空間,《一一》裡大量的反射、重疊空間,又讓他的電影語言愈加成熟。
但這一回看《一一》,卻沒注意到什麼電影語言,好像也沒注意到故事本身,我專門坐到了第一排,望著銀幕上一場戲接一場戲,一個鏡頭接一個鏡頭,什麼都看又好像什麼也沒看。就像生活濃縮在三個小時中,看似很長卻一閃而過。
最後,《一一》的字幕徐徐上升,全場靜坐,我心裡默念,他的最後一部作品便是這樣結束了。
一天之內看了三部楊德昌,真是自不量力。在洗手間看到自己眼睛通紅,倒不是被感動成這樣,而是用眼過度罷。我跟同事說,楊德昌的作品基本都是重量級的,這個“重量”與投資、題材沒必然聯繫,而在於他處理的氣度與方式。每場戲的處理,每一次聲音的使用都極具用心,再加上《青梅竹馬》與《恐怖份子》這種冷清疏離的氣質,逼你用絕每個腦細胞來跟上他的思維。於是看一部都要回想半天,連續兩部就會消化不良,連看三部(還包括四小時的《牯嶺街》),簡直就是自尋死路。看了等於沒看,大大的浪費。
《青梅竹馬》是一部值得反復琢磨的片子,裡面的人物、元素,交織著一張紋理縱橫的網,需要慢慢把這張網想清楚,這部作品的精神就清晰體現了。可惜的是我沒有多少時間,馬上就得看下兩部,可看的過程中又不斷回想《青梅竹馬》,所以飽受煎熬。
直到今天上午眼睛一睜,才發現《青》的片段像隔夜酒般,慢慢湧將上來,奇趣無窮,不禁像段譽看到無量山洞裡的神仙姐姐畫卷一樣,腦海裡手舞足蹈之。
看電影這麼多年,大概有三個時刻是對自己有轉折意義的。
第一次看《阿甘正傳》時。
第一次看《一一》時。
第一次看《鄉愁》時。
影響最大的一次是看《一一》,還記得看完的時候是淩晨兩點,一個電影青年的字頭就這樣誕生了。當時就想,一個導演能做到這樣的傳播效果,也該終生無悔了吧。
但我也一直相信,牛逼是永遠不會被埋沒的,只要你真牛逼。
對那些現在還不瞭解楊德昌電影的影迷,我只能羡慕他們有多麼的幸福。
因為在他們眼前有個未被開發、牛逼閃閃的寶庫,等他們有機會進入的那一刹那,就會知道什麼叫高☆禁☆潮☆禁☆迭☆禁☆起,什麼叫他媽的驚喜。
今天早上,雲舅果然又發了條朋友圈。
這就是他剪的視頻。
今天,讓我們用那個電影青年的方式,紀念楊德昌。
| 時長:08分27秒 |
提起楊德昌的電影,我們慣用的比喻是,“臺灣社會的手術刀”。
這是因為,楊德昌從不顧左右而言他的張望,他始終冷峻地注視著社會的變遷,憤怒一切虛偽的話術,困惑一切道德的淪喪,自省而嚴肅地追問,有沒有,我們有沒有更好的可能。
誰不喜歡這樣的人呢。
可惜再沒有這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