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使用泥狀面膜,都不禁要懷疑人生,我到底是在美容,還是在毀容?
想必大家多多少少都碰到過一些不負責任的面膜產品,承受過這種不愉悅的身心體驗,花錢買痛簡直懷疑人生!
好刺激哦!又要敷面膜了
市面上主打深層清潔、去角質的泥膜有很多,質地大部分都是以礦物泥為主。什麼高嶺土、白堊土、死海泥、火山泥、白瓷土等等。
價格參差不說使用起來感受也差很多。
因為總有些那麼幾個面膜想要痛死朕!
上臉刺痛、洗完泛紅、痛到尖叫,辣到淚流,我的臉蛋做錯了什麼?!
今天就按照痛感好好分級,請各位皮薄肉嫩的仙女們合理規避。
這10款泥膜中不乏網紅熱門款(分上下兩篇哦),功效主打清潔淨化。但有些就溫和輕柔無限回購,有些就真的痛到流淚不能忍受。
來吧,從最痛的開始!
『 彼得羅夫 南瓜酵素面膜 』
5級痛感:懷疑我買了瓶硫酸
雖然不是泥膜,但在我的人生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陰影。面膜屆疼痛大魔王就是你了!
上臉那個叫刺激,感覺毛孔都焦化了。。一直在痛,持續的痛,痛到跳腳,真的南瓜酶+果酸=硫酸。
也不知道自己是如何硬撐了10分多鐘才洗掉,疼到喪失理智了算不算?
冷靜下來後發現有平復了幾個紅腫的小痘痘,所以效果還是有的,不怕痛的儘管放馬過來試試。
『 Glam Glow 發光泥膜 』
4級痛感:回憶是會呼吸的痛
外號“會痛的面膜” 果不負眾望,各種花色各種痛感任你選擇。
略有研究就知道他家的黑罐出了名的痛,很多人用白罐也都會有被“燒化了”的感覺,對的,小只君就是那個被“燒化了”的人之一。
它的痛感來自於薄荷油,所以上臉後更多的是辣眼睛,塗了一臉風油精以後對著電扇吹,就是這感覺。
不過過幾分鐘後,疼痛感就減輕了,但肌膚收緊的厲害,自我感覺臉小兩圈,so清洗的時候也是hin不舒服,以及洗完兩頰必須泛紅,不然怎麼對得起GlamGlow。
『貝佳斯 & 科顏氏 』
3級痛感:xiu xiu xiu~暴雨梨花針
你可曾體會過無數小針在毛孔裡刺殺的痛感?
貝佳斯
作為早期的入門級網紅泥膜,整個貝佳斯不管是白泥綠泥粉泥都跟風買過,對我來說差不多的痛,不敢全臉只敢局部用,沒有完整用完過一罐,不僅不適合敏感皮,不敏感最好也先test再用。
粉泥比綠泥稍微溫柔一點點,是一邊扮可愛一邊讓你火辣辣,勉強能承受,洗淨後兩頰有點兒紅。
粉泥的清潔力一般般,主打提亮去暗沉,用完以後皮膚紋理變細膩,但是整體皮膚偏幹,需要馬上加強補水。
科顏氏
這兩年的網紅爆款但部分寶寶依舊覺得有明顯痛感,(那些表示分分鐘都受不了的人先去感受下PTR!!)上臉以後說不清的是冰涼還是刺痛,小只君表示能忍但並不能算是很溫和的體驗。
不過其深度清潔毛孔污垢,以及用完後白頭黑頭都會自動現身的能力依舊擁有無數死忠粉,尤其適合城牆比較厚、油皮、混油皮寶寶。
『悅木之源』
2級痛感:痛並回購著
微痛界的TA簡直是慈母一般的泥狀面膜,畢竟想要變美,總要付出些代價。
此牌明星泥膜品類繁多,對於不同的膚質膚況,使用感也會有所不同。
小只君對韋博士系列特別敏感,對粉滑嫩和泥娃娃也心有餘悸(同時也最愛泥娃娃),第一次用有些輕微刺痛,幾次後適應了刺激感也就能接受了。
整體來說,這種輕微程度的痛感都能忍受,對比其強大的清潔控油能力以及用完後乾淨光潔的肌膚,即使痛一點點也願意無限回購!
敲黑板 注意這幾點可以緩解刺痛感
其實,肌膚耐受性差、敏感中、天生角質層薄、嚴重缺水或是處於炎症狀態下,使用功能性面膜都可能引起刺痛,對於這種情況你可以:
1 在敷面膜前先拍一遍爽膚水,補充水分同時舒緩,讓肌膚保持濕潤;
2 長痘或肌膚有傷口、炎症時,請使用溫和的護膚產品;
3 對於首次使用的面膜產品,可以先少量塗抹在耳垂上測試肌膚敏感性;
4 塗抹時注意避免眼周和唇部;
5 功能性面膜產品,一周最多兩次;
6 最後清洗時可先用濕熱的毛巾敷在面部,先濕潤已經乾燥板結的面膜,再用海綿或紗巾等作為輔助清洗,不要用蠻力使勁揉搓皮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