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鞋的中底科技一直是一雙實戰球鞋的“心臟”,猶如引擎之於汽車。正是因為如此,優秀的中底科技一直是各個運動品牌研發以及發佈的“重頭戲”,今年的Nike React亦是如此。
自Air Force One誕生起,Nike在籃球鞋領域的地位就一直處於運動裝備——尤其是籃球鞋類領域——的頂尖位置。而在Air Max以及zoom研發成功並被安置於籃球鞋內之後,這樣的情況便是一發不可收拾。也從那時起,Nike在實戰球鞋中的王者地位就此奠定。
▲第一雙搭載“Tensile Air”的籃球鞋Nike LWP誕生於1995年,而Tensile Air也在之後改名成為Zoom Air,開啟了實戰球鞋的新篇章。
其實在氣墊這一塊,Nike的實力基本是“天下無敵”的等級,從最初的Air Sole到Air Max,再到zoom Air以及之後各種各樣的zoom,基本上將籃球鞋市場的大半江山收入囊中。但是另外一邊,因為材料緩震研發及專利擁有上的疏忽,球鞋上使用的材料緩震也只有Lunar和Phylon兩塊招牌,相比之下有些捉襟見肘。
氣墊有氣墊的優勢,但也有其弊端。至今仍會有許多體重較小的朋友會抱怨氣墊的“踩不開”優勢也會側面反映氣墊科技對體重有一定的要求,成為了並不官方的“民間說法”,不正經,但是真實存在。而隨著adidas靠著Boost打出一片天,用Boost的“密度易調整滿足不同需求,耐用度較高”這兩個優勢開始爭搶籃球裝備市場的時候,Nike終於也開始準備起了自己的反擊武器。
於是,Nike React應時而生。
什麼是Nike React?
對於材料緩震來說,最需要的性能——彈性(決定了能量回饋以及緩震舒適度)、品質(很大程度決定了球鞋重量)以及耐久度(決定了球鞋緩震舒適度的保持時間)往往是評定材料緩震好壞的“金標準”。三者往往無法共存,就像Boost雖然有了令人驚喜的彈性和耐久,但是所需體積往往就會偏大(而且就Boost緩震性本身而言,必須全部/部分外置,而這樣一來球鞋穩定性也會下滑)。
而為了達到“三者兼具”,並且擁有完美平衡,Nike調動了自己研發團隊的大部分人,包括緩震研發專家和化學工程師,一同研發一種能夠兼具彈性,輕質及耐用三種特性的發泡材料。於是,Nike React發佈,將Nike自主研發團隊的心血結晶展現在了我們眼前。
▲這就是Nike React的“真身”了!
Nike React相比其他材料緩震更加輕薄,而與此同時,這種材料也讓人感覺既鬆軟有彈性,同時也柔軟且穩定。更高的耐久度以及更強的能量回饋也讓它能夠提供更好的緩震及回彈,讓球員的交感更加舒適,同時越能夠幫助球員再聯繫彈跳中保持回饋。這個經過上百次實驗最終能夠呈現於大家眼前的新科技究竟能達到多好的效果,還得等正在閱覽文章的各位給予我們答案。
首先發佈的搭載Nike React科技的兩雙球鞋分別是Nike Hyperdunk 2017以及Jordan Superfly 17,分別由追夢格林和格裡芬代言。
Superfly 2017破天荒的將鞋舌與外部鞋面連接在了一起,同時也在鞋面上進行了支撐和保護的提升。與此同時,搭載Nike React的中底也使得球鞋的品質減輕,但中低性能毫不減弱。
將於Superfly 2017同日發售的Hyperdunk 2017也同樣搭載了Nike React,而鞋面Flywire+Flyknit的配置也使得球鞋在強大的中低性能之外能夠擁有更加貼合的包裹和更輕的品質,同時也不失支撐和保護。
除了新的鞋面以及中底設計,兩雙球鞋的大地紋路也均是Nike收集資料之後,以球員雙腳發力點為中心進行佈置設計而成。大底的紋路設計會使得你的啟動及發受力能夠“盡在掌控”,同時也將抓地力進行提升。
未來已來,Nike這次究竟能夠給我們帶來多大驚喜,我們在8月3日就能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