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年四季中,最難過的便是三伏天。高溫炎熱對人體來說是一種“逆境”,身體必須靠大量出汗來維持體溫的恒定。每當遇到“桑拿天”,人體營養素和水分損失大,消化系統功能變差,容易出現食欲不振、四肢乏力的感覺。三伏天飲食有哪些需要注意的要點?如何解決三伏天食欲不振的現象?應該如何應對夏季感冒?下面我們一起學習一下。
少量多次補水 及時補充維生素
夏令三伏,人體為了順應天時則處於“陽盛於外而虛於內”的境地,汗液增多,暑氣逼人,空氣濕度過高,人體出汗量非常大,而汗液蒸發慢,體溫調節更為艱難,容易導致人體陽氣宣發太過而出現體內陽氣匱乏的夏令體質特徵。
首先,夏天機體失水多,我們要及時補充,以滿足人體代謝的需要。人體水分的丟失是漸進的,失水相當多時,刺激飲水中樞神經出現口渴。因此,不要到口渴時才喝個夠。一次性大量進水,會淡化胃酸,不利消化食物和殺菌。補水宜少量多次。
其次,夏季每日從汗液中損失較多的維生素C和維生素B1、B2,缺乏這些維生素會使人身體倦怠、抵抗力下降、工作效率下降。據測定,高溫天氣中水溶性的維生素需要量是平時的兩倍以上。維生素B2的好來源是牛奶和綠葉菜;補充維生素C的好辦法是多吃蔬菜和水果;補充維生素B1的好食品是綠豆、紅豆、扁豆等豆類以及玉米、大麥、燕麥等粗糧。如果飲食不周,最好能額外補充每天1至2片100毫克的複合維生素B以及2至3片100毫克的維生素C。
此外,炎熱的天氣還容易導致人火氣上升,表現為情緒煩躁、焦慮、易激動、失眠等。因此,“去火”也是三伏天食補的必備功課,上佳選擇有綠豆、番茄等性涼、清暑的食物。
多吃“苦” 解決伏天食欲不振。
有句老話:“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卷雞蛋。”伏天吃餃子、烙餅、麵條的意思,除了人們對夏收小麥之後糧食充足的喜悅之情以外,還要提醒自己,夏天飲食不可太湊合,要經常“犒勞”自己一下。然而,在高溫環境中,人體消化酶分泌減少,消化功能下降,食欲也會變差。因此,夏季的食物應當清淡爽口,食物的外觀和花樣也可以適當變化以促進食欲。在調味上的原則是少用油,多用醋。這樣既利消化,又能生津開胃,還能起到抑制和殺滅病菌、預防腸道疾病的作用。在供餐的次數上不妨少量多餐,在天氣涼爽的時段可適當加餐。
粥類是消暑的最佳主食之一。李主任表示,粥類既能幫助補充因大量出汗所消耗的水分,還能快速補充血糖和能量,對補充鉀、鎂等礦物質亦有幫助。而湯茶類例如綠茶、花果茶、酸梅湯等也是比較好的選擇。
苦味食物也是促進食欲的優選之一。苦味蔬菜中含有豐富的具有消暑、退熱、除煩、提神和健胃功能的生物鹼、氨基酸、苦味素、維生素及礦物質。苦味食物種類多樣,例如苦瓜、苦菜、萵筍、芹菜、蓮子、百合,等等。需要注意的是,患有脾胃虛寒、腹瀉的病人不宜食用苦味食物,否則會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