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他“走私”了幾棵苗, 卻改變了我們的餐桌!

先給大家講一個關於茶葉的故事,在滿清時期,英國人羅伯特.福瓊在1839 -1860年中,曾四次來中國從事植物的調查及引種。英國皇家園藝協會命他引種野生或栽培的觀賞植物及經濟植物的種子,收集花園、農業和氣象情報資料。期間他從中國帶走大量園藝植物品種,其中雲錦杜鵑成為英國後來培育雜種杜鵑的重要親本。但這個人並不只是作為一個植物獵人而為後人銘記,重要的是1848年他從中國偷走了茶樹種子和制茶技術,讓印度、斯里蘭卡成為茶葉生產大國,讓茶葉成為世界性飲料,這也徹底改變了中國當時的經濟地位,所以後人把他成為改變世界的超級盜賊“茶葉盜賊”。


羅伯特·福瓊


說到這裡,那就不得不提我們自己的產品——甘薯,甘薯是今天聊的話題,明朝時期我國海外商人陳振龍的一次“走私”,使得甘薯成為了延續百萬人生命的法寶,而這也深刻的影響了我國歷史的走向。


飄揚過海的番薯


番薯( Ipomoea batatas )是旋花科番薯屬植物,最初原產於中美洲墨西哥、哥倫比亞、厄瓜多爾及附近海島,它的種加詞“ batatas ”,就來自其海地語的名稱“batata”,早在 五千多年前 ,中美洲的印第安人就開始種植這種能開出淡紫色喇叭花的植物了。


番薯花


番薯最早是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後從美洲先傳到歐洲。當哥倫布到達美洲新大陸後,番薯才和番茄、土豆等一起第一次被歐洲人所認識,並被作為哥倫布進獻給西班牙女王的異域植物。16世紀初,番薯已經在西班牙各地所種植,並隨著被無敵艦隊保護著的商船擴散到了西班牙分散在世界各地的殖民地,而東南亞的菲律賓群島,正是其中之一。由於氣候適宜,番薯在菲律賓群島便紮根生長,迅速成為當地重要的糧食作物。


明代,中國對外的海上交通十分發達,番薯也在這一時期傳入中國。番薯是在明萬曆二十一年(1593年)五月由福建商人陳振龍從呂宋(即今菲律賓)傳入中國,當時陳振龍到呂宋經商,發現當地出產一種叫“朱薯”的植物,“功同五穀,利益民生”,當地人視為珍寶,而政府嚴禁朱薯出口,哪怕是一根薯藤也不准流出國界。 陳振龍花了大量的錢財,買了幾尺薯藤,並學會了種植方法。隨即便將薯藤藏在船中,帶回國內。從此,番薯便在我國國土上繁殖開來了。


番薯在中國的傳播路線


中國歷史上的人口,據學術界的有關研究,明朝永樂年間在冊的人口達到6700萬人,明末大規模戰亂,人口銳減。到清朝乾隆六年(1741年),全國在冊人口總數有史以來第一次突破1億大。清人口爆炸式增長而可耕地面積增長有限,雖然糧食等作物產量與品種都有增加,但與人口增長的卻不成比例,所以,對土地氣候條件不甚挑剔,種植不需太多技術的番薯就大行其道了。清代民食不足,以政府的力量推廣番薯,大約始自於康熙時期。《清稗類鈔•植物類》載:“康熙時,聖祖命於中州等地,給種教藝,俾佐粒食,自此廣布蕃滋,直隸、江蘇、山東等省亦皆種之。”可見番薯經明末到康熙時期的流傳與推廣。


五彩繽紛的番薯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大自然同樣也賦予了番薯不同的顏色,先以塊根內部的顏色來劃分,可以將甘薯大致劃分為白肉、黃(橙、紅)肉和紫肉三個類型。白肉類型的,其中澱粉含量很高,色素含量卻很低;黃色肉類型的,澱粉含量適中,而且含有多少各異的類胡蘿蔔素,包括β-胡蘿蔔素;紫色的類型,含有花青素,但基本上沒有或含有少量的類胡蘿蔔素。


不同顏色的番薯


一般來說,植物種子和塊根的皮和“瓤”的顏色分別由不同的基因控制,所以可以見到黃皮白芯、紅皮白芯、黃皮紅芯等不同類型的雜交品種。即便是同一類型的甘薯,顏色的濃度也有差異。比如說,所謂的紫甘藍,有些從裡到外顏色特別紫,也有些皮是深紫的,裡面只是淡紫色的,這些和人工染色無關,只是遺傳差異而已。


番薯美食花樣多


在番薯眾多吃法中莫過於烤食最為經典,在西方國家,番薯最常見的就是做芝士紅薯了,把紅薯從中間劈開,加入芝士和調料,放進烤箱裡烘烤,烤熟後再撒上香蔥粉,就成了一道番薯美食。還可以把蒸熟的紅薯去皮揉成薯泥,再做成圓餅放進烤箱烤熟。


在我國,番薯吃法那就更多了,冬天街頭小巷到處都是賣烤地瓜的,幾塊錢買個烤地瓜,一邊暖著手一邊吃著烤地瓜,暖在身上甜在心裡。


拔絲地瓜葉算是一道名菜,拔絲地瓜是以地瓜、白糖、油等食材製成的一道色香味俱全的漢民族傳統美食。拔絲地瓜要求瓜塊大小均勻、色澤金黃、牽絲不斷、甜香適口、入口酥脆、吃完口齒留香,幾乎所有小孩都願意吃。拔絲菜是比較考究師傅的火力控制的一道菜,據說,拔絲地瓜還是三級廚師考試菜。拔絲說起來很簡單,不過把炸好的原料外面裹上糖稀,其實這個糖就非常的考究了,早了,拔不出絲來,晚了,又糊又苦,味道不好,賣象也不好。要講究色澤金黃,細絲可以抻出2、3米都不斷。


提起番薯那就不得不提粉條,剛從地裡挖出的番薯經過清洗、破碎、細磨、沉澱等工藝就提取出白白細細的澱粉了,番薯澱粉再經過和麵、漏粉、煮粉、烘乾等工藝就成了純正的紅薯粉條。紅薯粉條,具有久煮不爛,清香可口、食法多樣的特點,是中國大部分地區群眾喜愛和常見的食品,它能與許多食品搭配,能用多種方式烹調,做出涼熱葷素炒燴炸蒸各式各樣的菜肴。紅薯粉條與白菜土豆豬牛羊肉混合燉制,味道鮮美,雅俗共賞。


除過塊根,紅薯的莖葉同樣也是一道優秀的食材。和土豆不同,番薯是膨大的根,因此只有番薯在接近莖的一端具有芽眼,在潮濕環境下會生出密集的莖葉來,而每一條莖在分出後,都能生長為一個新的植株,這種無性繁殖的方式也是其易於被繁殖的特徵之一。番薯葉細嫩柔滑,直接加油清炒就是一道好菜。而加上北菇、火腿絲煮成粥,就成了潮州菜中著名的護國菜——儘管它起源於南宋末帝趙昺的傳說只是附會而已。


敏感又恐懼的紫色


正如人們培育出了金黃色的“黃金藤”,番薯的其他性狀進行也在不斷被人們改良,來滿足人們多樣化的需求,如更高的產量、更好的營養——在塊根內累積大量花青素從而呈現深紫色的“紫薯”,就是近年來通過雜交而培育出的新品種。


紫薯


但是,人們對新事物本能的恐懼和對“天然”的追求,卻又讓紫薯帶上了“不自然”“轉基因”的不白之冤。但從科學上說,不止紫薯,地球上所有的栽培番薯的基因組中,都含有一段在數千年前就存在的自於細菌中的DNA片段,而這一片段,很可能就是番薯之所以被選擇而栽培的原因。從某種意義上說,我們所吃所見的所有的番薯, 都是經過自然之手進行了基因修飾的產物 。那這,到底是“自然”還是“不自然”呢?


其實,細菌的DNA進入番薯,就跟番薯進入我國一樣,只要產生了新的進步,就是值得被認可的。所以,就如同番薯第一次出現在國人面前時一樣,當新作物的引進和新技術的發展為餐桌增添了一道道新食材時,又何必糾結于“自然”或“不自然”,而影響我們品嘗美味呢?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