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江南暖春,油菜花海已然怒放在田疇間。而婺源之美不僅是百花的點綴,更是山水與村莊的柔美畫卷——被淡淡炊煙籠罩的馬頭牆、山田梯田抽象的線條、暮色中騎在牛背上的牧童、幽靜的孤舟野渡,窮盡你對徽派山水畫的想像。
7:00 月亮灣
從婺源縣城出發,去篁嶺的路上會路過月亮灣。因江河中有一個長長彎彎的小島,如一彎眉月而得名。
觀賞月亮灣的最佳角度在附近的山上,可以從旁邊的一條小路上山。山上特意搭建了一個小的觀景台,從觀景台望下去,可以看出月亮的月牙完整形狀。清晨的薄霧漸漸散去,隔岸徽派民居顯現出來,與周邊秀美的景色相融合,偶有三五農婦臨湖漿洗,水面上三三倆倆竹筏。
8:00 汪口景觀台
離開月亮灣,下一站是徽商古碼頭:汪口。汪口觀景台位於汪口村的最高位置,可俯視汪口村全景,一條河環繞著一個村莊,村子的兩旁有兩座橋,與菊徑的圓村子不同的是,這個角度來看是橢圓形。汪汪的河水、星星的梨花、高高矮矮、錯錯落落的老房子......都散發著自己獨特的美。
河水在進村的地方拐了個彎,由向南流改向西流,向南流的河道上攔腰設了個壩,一條平靜的綠水就此變奏,先在壩坡上跌落斜飄成一匹寬寬的白亮的絲綢樣的小瀑布,漸漸加快速度,卷起密密的小旋渦和層層細浪流向西邊;河南岸是長滿蔥榮的樹的山坡,北邊臨水向西一路下去是很多老房子的古街,有寬闊的曬壩一直延到河裡。
9:30 乘坐纜車拉開篁嶺之旅序幕
說起坐纜車進古村好像並不多見,沒去過的朋友也會覺得奇怪。那是因為篁嶺古村地處深山之中,如果步行至少要一個小時才能到達,雖說後山有一條公路可到達村子,但這山路彎曲陡峭,大型車輛不能通行,所以才有坐纜車上山。
坐纜車只需十幾分鐘即可達到,還可以高空俯瞰壯麗的梯田風光。層層疊疊的梯田,漫山遍野的新綠、嫩黃……展現了驚豔的大地藝術。粉牆黛瓦掩映花間,古樹、翠竹、梯田、村莊相映成趣。
10:00 水口林
纜車出來,首先映入眼簾的是24節氣文化長廊。這是進入篁嶺的“前☆禁☆戲”。蜿蜒曲折的山路,因為有了四季植物的裝扮,變得無論何時過來都頗具看點。
一步一景,越往篁嶺的中心地帶走去,便來到進村的水口林。整個水口林以80多棵“天然的活化石”——國家一級珍稀瀕危保護植物紅豆杉為主,最老的一棵樹齡500年,跟村子同歲,成為鎮村之寶。
10:30 漫步天街
掛在山崖上的篁嶺古村,地無三尺平,數百年來,村民早已習慣用平和的心態與崎嶇的地形“交流”。全村數十棟古老徽派民居在百米落差的嶺穀錯落排布,房屋的結構開式十分特殊。
農家一樓大門前臨大路,大門後是廳堂;戶戶二樓開後門、架天橋即可達另一大路,二樓前門攔腰上下砌牆,與屋外搭建的水準木頭架連成一體,用以晾曬農副產品,較好地解決了坡地建村、無平坦處曬農作物的矛盾。村民們用眺窗為畫板,支架為畫筆,曬匾為調色盤,春曬茶葉、蕨菜;秋曬紅辣椒、稻穀黃豆……一年四季延綿有序。
12:00 美食美景兩不誤
整個景區內能用餐的地方只有天街食府,餐廳裝修的古香古色,大寬幅玻璃窗直接面向萬畝梯田,邊用餐邊賞萬畝梯田油菜花也是沒有哪裡能體驗到的。
14:00 玻璃棧橋上賞萬畝梯田
一座吊橋橫跨於兩邊梯田間,走上百米高空玻璃透明棧道,看美麗花海在腳下穿行,山谷清風帶著花香撲面而來。遠望去層層疊疊的梯田、坐落有序的徽派民居,儼然一派世外桃源景象。
17:00 上坦村
來到《我不是潘金蓮》的拍攝地——上坦村,一個處處透著古樸韻味的漂亮古村,雖然名氣不大,但是充滿了驚喜。它不收門票,在婺源眾多遊人紮堆的景點中顯得難得的安靜美好。
上坦村像婺源那些最自然的古村落一般,一條翠綠的小溪穿村而過,村口的古香樟樹世代陪伴,白牆黑瓦的徽派建築依河而建。村子裡雕刻精美的老建築值得一看。傍晚,整個村子升起嫋嫋炊煙,隨手一拍都是時光停留的老照片。
19:00 來碗雪蓮牛骨湯
電影中那家“雪蓮牛骨湯”火鍋店,如今也改成了一家民宿,並且真的有賣牛骨湯。雖說這家牛骨湯是正宗潮汕牛肉的吃法,跟婺源一點關係也沒有,但勝在湯鮮肉嫩,老闆熱情。喝一碗熱湯,吃一碗牛肉,補充體力,犒勞自己。
21:00 住在徽派老宅子裡
村裡住著許多有故事的老宅子,也住著一所叫明訓別院·雲水謠的新生老宅子。以往見過的徽派古宅,因為本身顏色偏素,加上大量使用深色木材,又終日不見陽光,所以顯得濕冷灰暗。但這裡給人的感覺,雖然同樣“古”味十足,卻寬敞明亮,既保留老房子的原貌,又添加了中式簡約風格,很有設計感,完全沒有老宅子的壓抑沉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