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機油解析] 之前一直收到熱心網友的留言,對於機油的選擇一直很糾結,如今光是提問也有個上百條了,隨即決定再次拿起機油內容,再次和大夥兒聊聊機油的事兒。
一呢,是想給很多剛剛接觸機油、對機油選購、使用、更換感興趣的車友們一個經驗的分享,二呢,也是想把很多網友給我留言的問題整合進來,結合我的自身經歷、經驗,儘量在文中給大家一個可參考的答案。來吧!想瞭解關於機油的各種事兒?我知無不答。
★ 說在前面:全合成、半合成、礦物油,它們都是什麼鬼?
我們常說的各類機油,粗獷可以分為礦物油和合成油,雖然都是基礎油+添加劑而成,但是礦物油和合成油在基礎油方面確實截然不同的。
礦物油基。是從原油提煉而得,也就是原油提出了油氣、汽油、柴油、煤油、重油之後,接著提煉出礦物油基,最後留底的是瀝青。礦物油基顏色透明微帶淺琥珀色,就像沙拉油的顏色一般。通常礦物機油成本很低,但因礦物油基較容易氧化,雖然現今礦物油都有添加各種進口添加劑,但使用壽命仍為約六個月
合成油基。是將礦物油基裂解後,再加以合成,可以得到性質較一致的化學成分,顏色與礦物油基相似為澄清微帶淺琥珀色,提煉成本高所以價昂,但抗氧化性良好,是相當好的長效型機油,使用壽命約為十二個月相較于礦物油,合成油無論在熱穩定性、抗氧化反應、抗粘度變化、冷車啟動流動性、抗磨損保護性及節省燃油效能方面都較礦物油要強。
全合成油基。這才是大夥兒普遍認知的全合成機油,機油裡只含有PAO或酯類合成物, 這種潤滑油才被稱為全合成機油(fully synthetic),才是真正的化學合成機油。
最讓人糾結的,是市場上標記有EHVI和VHVI的這類所謂加氫裂變油(礦物油加工而來),多被機油廠商、原廠機油上標注為:合成技術機油、合成機油。這只是一種性能接近于PAO全合成油的一種合成機油,很多人就認為:“這就是全合成機油!”其實,真心不是的!!不是的!!不是!bushi!
這條提問應該是這幾年我被問到的最多的話題了,怎麼說呢?理論上講,全合成機油固然好,低溫流動性、高溫運動表現、抗氧化性能,全合成都是強項。但是,是不是我們就一定要盲目的去追求非全合成機油不用?這個事兒其實才是我今天想和你分享的。
關鍵字:使用頻率、用途/用車環境/養車成本
礦物機油:要麼里程短、換油勤,要麼就是講究成本。“一個字:就是便宜!”
如果你的車子行駛里程並不算多,基本上半年內跑個5000公里,保養週期很固定,5000公里准去,車子本身又屬於動力不算強的,非渦輪增壓的入門級、經濟型、或者是微、小型車範疇的話,礦物油就比較適合你,既能滿足車輛潤滑性能的要求,又可以使車輛的保養更具經濟性。
比如:售價不算高的練手車、代步車,保養週期很固定,多為5000公里一保,幾萬元買的二手代步用車,網約車、計程車司機。僅從使用需求和使用環境來看,這些情況都是比較適合使用礦物油的。
有人總覺得用礦物油就顯得特別“LOW”,沒面子,其實不然,如果您的車子就是用來代步的,十萬以內的非渦輪車,平時用途單一,(純代步、拉活兒、拉貨)保養又相對固定,其實使用礦物油是“最適合”的方案。個人覺得沒有太大的必要去升級機油。
礦物油的代表產品有:黃殼HX5、嘉實多金嘉護、美孚速霸1000、長城金吉星J400等等。目前市售的礦物油種類並不算特別多,不用太糾結,選擇汽車品牌原廠礦物油產品或者主力機油品牌的礦物油產品均可。
半合成機油:什麼都略懂一二,自吸渦輪全都通吃,省錢又好用的“全才”
凡事都略知一二,但又不是專家,這說得就是半合成機油,它是礦物油和全合成機油按比例勾兌,再加入添加劑的一種混合產品,性價比不錯,性能又比礦物油好不少,屬於很均衡的產品,理論來講,大多數車型均可選用。(市售車90%,甚至更多)
如果說全合成機油的性能是最好,但是最貴的話,那麼礦物油就是最省錢,最經濟考慮的選擇,但是從綜合角度來說:半合成機油才是廣大普通消費者的最愛。它既有合成機油的特點,又兼顧了經濟實惠的特性。最簡單的例子就是:渦輪車的原廠機油多數都是半合成機油,而選裝機油則多為更好的全合成機油,有些高端一點的品牌原廠機油就是全合成,從這點細節就可以看得出它的定位和存在的意義。
“比礦物油更安靜、加速更順了。”這是我在幾年前剛換半合成機油後2000公里時的感受,相比於礦物機油,半合成機油在潤滑性能、清潔能力和抗氧化方面有顯著的提高,在國內的環境裡,7500公里基本也成了半合成機油的一個“標準更換間隔,”實際測試下來發現,還算是比較靠譜的。當然,惡劣環境或者長期短途駕駛還是要適當縮減更換里程,這個要自己把握。
半合成機油的適用性是最廣泛的,尤其是對於“非低端代步買菜車”而言,半合成機油基本就是標配,渦輪車更是如此,相對礦物油來講更好的潤滑性能,更長的換油週期,價格又不會貴很多,我覺得大多數車主如果覺得全合成太貴,又想給愛車用點好油,不妨試試半合成吧。
半合成機油的代表產品有:美孚速霸2000、嘉實多磁護、藍殼HX7、長城金吉星J500和道達爾的快馳系列。目前市售的機油中,半合成機油種類算是非常多的,幾乎和全合成機油平分天下,選擇品牌,還是緊著大品牌選即可。
全合成機油:“懶人首選,玩家首選”
為什麼說是懶人首選呢?這裡主要是指那些每年行駛里程很短,保養間隔很長的車主,比如一年就跑不到1萬公里,或者也就1萬多點,比如我這樣的,平時懶得跑4S店、汽修店,一聽要去保養就嫌麻煩的,這種車主我絕對會建議他選擇全合成機油,基本上一年保養兩次也就到頭了。身邊好多朋友一聽說要5000公里、7500公里保養,就開始各種抱怨,嚷嚷著要換全合成。而這些人的特點無非就是:希望換油間隔長,平時行駛里程短,使用頻率較低,強度也不大。
除此之外,像是運動車型、高功率性能車、跑車、越野車,這些很有性格的車型,全合成機油同樣是首選,更好的高溫運動性能不僅可以保證在激烈駕駛時的油膜穩定,低溫啟動性能的優勢也可以保護“這些嬌貴的發動機”儘量減少冷開機的磨損。
除了冷開機之外,在潤滑保護方面,半合成機油和全合成機油也有明顯的區別∶全合成油使用的溫度、範圍更廣,更換期限也更長;隨著近年來機油工藝的提升,同樣的油膜要求,合成油可用較低的黏度就可達成同樣的油膜強度,而半合成、礦物機油就需要使用相對全合成油“更粘”的黏度才可達到同樣的保護效果。
再舉個例子,很多年前,大家都認為0W-20的全合成機油只有日系車才會用,這麼稀的機油,初衷只是為了省油,雖然運轉更加“沒阻力”更順暢。但在性能上肯定不行,肯定“沒勁兒”,就是個“買菜油。”但隨著近年來技術的革新,這種低粘度的機油,它的油膜強度已經可以比拼半合成甚至全合成的5W-30了。等於它既可以有很高的潤滑性能,也可以保持自己的“高順暢”特性。
換句話說,在相同的工作環境裡,全合成油用較低的黏度就可以達到保護引擎的目的。(低溫啟動速度更快、潤滑油進入狀態更快、高溫轉速攀升更快)同樣,在相同的工作環境裡,全合成油因為抗氧化性能更好,所以它的換油週期也要比半合成、礦物油長得多,因此雖然成本較高,但是比較換油次數和性能表現後,並不一定比礦物油高很多。
無論選擇什麼油品,一定不要低於原廠要求!
對於某些車型而言是必須要使用全合適機油的,否則將會引起車輛的故障。比如現在大行其道的渦輪增壓車,就必須要配合全合成機油使用。帶有增壓器的發動機在加速的一瞬間可以帶來爽快的推背感,但當渦輪開始工作的那一瞬間,發動機扭矩會成倍增加,而根據渦輪增壓技術的原理,此時覆蓋在發動機曲軸上的機油膜要承受著比先前高出數倍的剪切力。
第二種情況是越野車、大排量轎車、SUV車型,這類車型的共同點就是:自重大、發動機功率高,隨之而來問題就是,這些發動機的工作溫度、機油溫度普遍高於一般的普通轎車。除了原廠具備的更好的散熱設計外,車主還需配合使用高性能的機油,其實很多大排量車的說明書(通常被車主忽略)上都寫著“必須為發動機配合全合成機油”。這就是因為,全合成機油中所含有的抗氧化劑可以有效的抵禦高溫狀態下的機油氧化變質,避免油膜破裂,從而維持機油正常工作。
環境因素不可忽視!
除了上面說那些外,還有兩個不得不說的就是“濕氣和寒氣”,也就是空氣中所含的水分,生活在南方潮濕天氣環境下的車主最需要注意。雖然機油是深藏在發動機內部的,但發動機需要依靠空氣才能燃燒運轉,這樣空氣中的潮氣就還是有機會進入到發動機內部,我們行駛一段距離後,停車、熄火,發動機在經由高溫驟然冷卻的過程中,空氣中的潮氣就會凝結成水混入到機油當中(儘管非常之細微但確實還是有的)。
水和機油發生反應,很容易促使機油發生乳化變質,雖然這一過程非常非常的緩慢,可能長達數個月甚至更多,但還是會影響到機油的潤滑能力,同時也弱化了機油的自身潤滑能力。因此,我建議那些在特別潮濕的氣候下生活的車主可以考慮使用全合成機油,因為全合成機油當中添加的“防銹劑”成分,要比一般礦物機、半合成油能夠更加有效的防止乳化。當然,如果您的車已經停放很久很久沒動過了(3個月以上),那還是趕緊去4S店換新機油吧。
說了濕度對機油壽命的影響,最後再提一嘴關於溫度的事兒,這段話主要是針對北方嚴寒地區而言,在寒冷地區,無論是什麼車型,我都會建議大家優先選擇全合成級別的機油,因為在寒冷地區,不管是什麼車型,低溫啟動性能都是最為核心的,全合成機油的流動性要大幅好於礦物油,不僅在寒冷地區更容易啟動車輛,還可以很大程度的避免因為冷開機潤滑不足而造成的發動機磨損。
隨著如今造車水準的提升,越來越多的車原廠都開始建議半合成機油或者全合成機油,這肯定是件好事兒,但也不能說礦物油就是垃圾,就不能用了。我們還是要根據自身車輛的情況、使用頻率、環境、氣溫等來決定自己選什麼油。您要就是在氣溫比較適宜的大城市代個步買個菜,原廠推薦的默認油品完全沒問題的。如果是在潮濕的南方或者寒冷的北方,那就妥妥的用全合成機油吧。(文/圖 汽車之家 任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