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照,一直是智慧手機上的重要功能之一。曾有資料統計,現在的手機用戶每天使用手機拍照的時間比打電話的時間還要長,而拍照的場景也是涵蓋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隨著手機攝像頭規格越來越強大,各家的旗艦手機在成像素質上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水準。而為了在拍照水準上擊敗對手,很多手機廠商都開始在追求更高成像素質的同時玩起了更多的花樣,雙攝像頭便是其中一種。
2016年可以說是雙攝像頭機型數量爆發的一年,在這一年中我們見到了數十款採用不同種類雙攝的手機,雙攝也逐漸從差異化配置變成了很大一部分手機的標配。
那麼這時問題就來了,這麼多的雙攝,都採用了什麼樣的方案來達到拍照觀感上的提升呢?雙攝,又究竟是廠商用來吹捧自家手機的噱頭,還是真正擁有幫助提升成像素質的能力呢?今天,我們就來一一解析那些市面上常見的雙攝邏輯。
一、景深雙攝
景深雙攝可以說是最“基本款”的雙攝了,它的出現可以追溯到三年以前;而隨著技術的逐漸成熟,它也就成為了當下一眾低價位機型的熱門配置,採用這類雙攝的代表機型有HTC One M8(2014)、紅米Pro(2016)等。
一般地,景深雙攝採用兩顆圖元數量不同的感測器,其中圖元較多的為主攝像頭,圖元較少的為副攝像頭。在開啟景深雙攝後,主攝像頭負責拍攝照片,副攝像頭則負責記錄取景器中各焦平面的景深資訊,並交由處理器進行計算,進而添加虛化效果。使用景深雙攝,你可以通過“加特技”的方式獲得可調節強度的淺景深觀感,而多數景深雙攝機型的虛擬光圈都能夠提供等效F/0.95到等效F/16之間的調節,光圈越大淺景深效果越強。
雖然絕大多數廠商在宣傳自家的景深雙攝機型時都想盡了辦法拍攝焦平面較少的場景並盡全力修出好看的圖片,但正如淘寶賣家秀和買家秀的關係一樣,用戶拿到了景深雙攝機型後難免拍攝複雜場景,此時廠商軟體演算法的無力便展露無遺了。
黑白+彩色雙攝採用兩顆規格相同的感測器,其中一顆記錄色彩資訊,另一顆記錄下除色彩之外的一切畫面資訊。用戶按下快門後,ISP取黑白感測器拍下的黑白照片並用彩色感測器記錄下的色彩進行上色,並生成最終的成像。說到這裡大家應該也明白了:黑白+彩色雙攝的實質其實就是多張合成。
那麼,黑白+彩色雙攝的用處是什麼呢?我們知道,單攝像頭手機僅通過一顆感測器就要完成對焦、記錄細節和色彩這三項工作,而由於感測器上的每個圖元只能記錄下一種色彩,因此造成了手機在成像之後需要先縮小圖片再利用軟體演算法還原出整張照片的色彩並重新放大,相當於繪畫時一個人一邊畫輪廓一邊上色,這麼一折騰之後照片上的細節就會嚴重丟失。而黑白+彩色攝像頭通過不記錄色彩的黑白感測器記錄下所有的細節,相當於兩人協同作畫,一人畫輪廓、另一人上色,只要軟體演算法能夠完美地將兩幅成像合成在一起,我們就可以獲得解析力超高的照片。
雙定焦雙攝在使用方法上更加接近單反的兩個定焦鏡頭——它們都是通過切換定焦鏡頭的方式來達到焦距的變化,從而拍攝特寫照片或遠景照片。這類雙攝的兩個攝像頭不能同時成像,對於感測器沒有固定的需求,但如果希望兩個攝像頭的成像素質基本相同的話,還是需要統一感測器的規格(LG G5就是一個典型的反面教材)。
那麼,如何區分廣角雙攝和長焦雙攝呢?一般手機拍照的標準焦距都在等效35mm左右,廣角雙攝的兩個攝像頭在保留標準焦距的同時加入了短焦距攝像頭,用來拍攝廣角照片;而長焦雙攝加入的則是長焦距鏡頭,比如iPhone 7 Plus的35mm和70mm就是一個典型長焦雙攝,其70mm鏡頭更是可以實現標準焦距基礎上的2倍光學變焦,可以用來拍攝遠處的細節物體或實現特寫拍攝。
另外,由於技術的成熟和感測器、鏡頭等硬體基本規格的不斷提升,在不遠的將來,黑白+彩色雙攝將下放到低價位機型用來取代景深雙攝,而高端機型的雙攝方案依然是高規格的黑白+彩色雙攝及雙定焦雙攝兩種,這也基本構成了2017全年的雙攝手機市場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