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手機>正文

「信仰」的極致會是如何?索尼醇音旗艦三件套搭配體驗

▎序

那年冬天,還是學生的我獨自一人在公車上看著數碼雜誌,一頁“白銀騎士登場”的中二文章映入了我的眼前,定睛看了看原來是一篇介紹 Walkman A846 的文章,銀白色的機身和米奇造型的按鍵深入我心,只是當時 A846 的價格對於一名窮學生而言還是太過昂貴,心裡癢,卻也只能去實體店摸摸真機來緩解一下了。

Walkman 對於一代人有著多大的影響,我想應該不用多言,Walkman 真正強大的地方我覺得其實並不是在於它音質有多強,而是在於其受眾廣、影響力大的特點,有些品牌雖然在發燒友圈子裡知名度高,但一旦面向大眾群體就變成了冷門品牌。當然,這種品牌魅力是從 Walkman 成立之初慢慢積累起來的,沒有這種品牌積澱很難達到這樣的高度,就好像問一名不懂數碼的女生,她也知道 Walkman 是索尼旗下聽歌用的機器一樣,這種深入人心的品牌印象我想可能也就獨此一家了吧。

也正是因為 Walkman 的超高知名度和影響力,所以它每次推出新旗艦的時候都會吸引不少人的目光,從 ZX1 到 ZX2 再到現在的 WM1Z,Walkman 對於旗艦的佈局也基本到位了,或許在發佈 ZX1 之前,WM1Z 的開發就已經在進行中了。如今來看,以 WM1Z 為首,ZX2、ZX1 收割中端潛在用戶的做法真是布了一盤很大棋,至於 WM1Z 和 WM1A 差距懸殊的售價我想也算是一種商業手段,早在之前國內發佈會的時候我就說過,選了 WM1A 的人必然心裡還是會想著 WM1Z,畢竟都買到了旗艦卻不是頂級,這種心理落差很可能會促使消費者出手 WM1A 再入手 WM1Z,不得不說姨夫真是會玩啊。

現在的索尼音訊旗艦系列就屬去年強勢發佈的 WM1Z、MDR-Z1R 和 TA-ZH1ES 三件套了,國內起了個很厲害的名字,叫做“醇音系列”,什麼是醇音?官方解釋是:“追求極限的高解析聲音體驗。”這也就表示,索尼旗艦系列所主打的也就是高解析、多細節的素質表現,現場第一時間的試聽也確實顛覆了我對於 Walkman 聲音的慣有認知,中正均衡的聲音風格真的不太像索尼的一貫方向。

按照這個節奏,其實我也應該早和尾巴們分享這套組合的試聽感受的,但只能怪索尼國內公關不靠譜,都過了大半年了才把機器寄過來,而且我也只有一周的試用時間,金磚和黑磚的對比分享我想是做不成了,所以也就和大家說說這“醇音”三件套吧,也向之前期待金、黑磚對比的尾巴說聲抱歉,實話說,我自己也是十分無奈的,期待半年的機器一周就沒了,這種快感估計也就國內索尼公關能給我吧(笑)。

▎455g 的金色「磚頭」,Walkman 的極致之作

搞出這麼一塊「金磚」,我想應該是很多人沒有預料到的,約 455g 的整機重量遠超過 Astell&Kern 家 AK380 Copper 的 350g,這麼重的一款播放機其實早已經失去了便攜隨身的意義,它的定位應該還是代表著目前 Walkman 的極致之作,不考慮成本和代價所製作出來的作品。

之所以被稱之為「金磚」,主要原因還是因為整台 WM1Z 的機身鍍了一層金,目的是為了防止純銅機身表面氧化並且同時降低電阻,這樣 WM1Z 也就不會出現像 AK380 Copper 那樣機身氧化嚴重的情況了,不過你也別以為 WM1Z 的鍍金機身很耐用,我手上這台 WM1Z 的機身上就已經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磨損,想想磨損的那都是金啊,心疼。

WM1Z 的整機造型其實還是延續了索尼一貫的對稱美學,無論是機身上方對稱的 3.5mm 介面和 4.4mm 的平衡口,還是機身下方對稱的掛繩孔和 TF 卡槽都是一種細節方面的體現,正面的觸控式螢幕和背面的皮革紋路也是延續了 ZX 系列的風格設計。沒了之前 ZX 系列凸起的後背,WM 系列相比 ZX 系列要更加像塊磚頭了。

要論握持手感個人其實還更為喜歡 ZX 系列的,ZX 系列後面凸起的部分剛好有助於手掌握持,而 WM1Z 則會感覺滑了一些。不僅如此,WM1Z 的按鍵部分要比 ZX2 偏下了一些,電源鍵和音量鍵的位置還好說,但播放鍵和切歌鍵的位置就有些不方便操作了,平時單手使用時總需要把機器向上移一點才夠得到,加上 WM1Z 本身就很重,很難說會不會一個不小心就脫手了。

做工方面雖然 Walkman A 系列的機身細節十分一般,但到了旗艦機型就不一樣了,WM1Z 全金屬一體成型的機身看上去十分精緻,機身和螢幕的銜接處也沒什麼縫隙,整機還是保持著旗艦應有的水準。不過之前和一位元圈子裡搞產品的前輩聊到 WM1Z 的鍍金機身,他表示這種鍍金機身其實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偷工減料的,譬如原銅機身表面沒有經過細膩的打磨,直接鍍上金就可以掩蓋掉這些內在的瑕疵,可以說是減少了對於機身細緻打磨的成本。

這麼想想確實也有一定的道理,至於 WM1Z 是否有對原本的黃銅機身做細緻的處理我就不得而知了,或許你覺得這些對於一款播放機而言並不是重點,但我覺得既然你花了五位數的錢去買一款產品,那麼產品自身做工是否對得起這個價格則顯得十分重要,就像那句話說一樣:“偷工減料的地方都是你看不到的。”

全新的 WM 系列與以往 Walkman 最大不同的地方應該還是在於那個 4.4mm 的平衡口,之前推出的雙 3.5mm 平衡口標準看來索尼自己也覺得失敗了,所以也就更新推出這個 4.4mm 的平衡口標準。就目前市面上的平衡口標準來看,還是 Astell&Kern 的 2.5mm 標準比較主流,索尼的這個 4.4mm 標準如果真的想讓協力廠商廠商為其多推出些適配的產品估計還是要一段時間的,現在我知道的也就索尼自家、飛朵和 DITA 有 4.4mm 平衡口的產品,其他產品估計要靠換線來實現了。

說到這個平衡口,且不論是索尼的 4.4mm 標準還是 AK 的 2.5mm 標準,其本質目的還是為了提供比普通 3.5mm 介面更加優質的聲音表現,不過就目前標準下平衡塞的數量來看,AK 還是更勝一籌,而且 2.5mm 的平衡口在體積上顯然要小於索尼的 4.4mm 平衡口,在隨身領域是有著一定的優勢存在的。索尼 4.4mm 平衡口的優勢個人覺得還是在於信號傳輸的穩定性和插頭自身的堅固性,應用在台機上會更加合適,隨身插這麼大一個插頭還是會有點不便的。

外觀聊完再說說 WM1Z 的系統,比較讓我震驚的是 WM 系列的系統介面雖然和 A30 系列的基本一致,但前者用的是 Android 系統,後者則是索尼自家 Walkman 的系統,這個.....為此我也向索尼公關那邊確認了一次,得到的回復也告訴我這是真的,這不是夢,WM1Z 用的就是 Android 系統。不過,WM1Z 的 Android 系統和 ZX2 的 Android 系統有著較大的不同,第一,WM1Z 閹割了無線功能;第二,WM1Z 不能隨意安裝 App,整個系統是封閉的。也就是說,WM 系列和 A30 系列一樣,用的都是純音的系統,與聽歌沒什麼關係的其他功能全部都捨棄了。(如果是為了保持純音,那麼為啥 WM 系列要用 Android 呢?還是想不懂。)

之前在體驗 A35 的時候我提到了系統卡頓這個情況,後續評論中也有尾巴告訴我更新一下固件就會順暢不少,現在再去用更新完最新固件的 WM1Z 確實整體操作順了很多,雖然還達不到絲滑流暢的地步,但起碼不會卡了。不過在我體驗 WM1Z 期間也遇到過死機重啟的情況,不清楚是系統本身的 Bug 還是遇到無法播放的音樂檔了。就整體系統體驗而言,目前的 WM1Z 還算是合格了,如果索尼的工程師再把系統做得更貼手一些那就更棒了。

至於聲音方面我們下面三件套一起講,所以這裡就不多廢話了,不過 WM1Z 都上市這麼久了,相信網路上毒文也不再少數,估計感興趣的尾巴們都看過不少篇了吧。我個人對於 WM1Z 的評價就是它或許是目前 Walkman 旗艦中最大膽、創新最多的產品,但過重的體積和高昂的售價也使得其終歸是難以充值的「信仰」,索尼的音訊大師們以不計成本的條件打造出來的 WM1Z 可能才是索尼 Walkman 真正想推出的旗艦機型。

▎R10 的延續?索尼的新動圈旗艦大耳

起初看到 MDR-Z1R 的造型時,我想大多數人都聯想到索尼的 R10 了,雖說之後索尼方面表示兩者並沒有什麼關係,但我覺得 Z1R 還是有吸收一些 R10 的設計思路的,只不過聲音方面可能是如今索尼希望走的方向罷了。嚴格來講,MDR-Z1R 是 MDR-Z7 的升級型號,主打的賣點也是 Z7 推出那時候就提到的“空氣感”。何為“空氣感”?官方的解釋是指優秀的現場氛圍感,可以讓聽者感受到音場廣、臨場感強、背景寧靜的聲音效果。

索尼將 MDR-Z1R 定位為時隔 12 年的旗艦型號,地位可以說與之前的 R10 算是一個水準的產品了,為其配的盒子也是怎麼大氣怎麼來,這或許是我見過最大尺寸的收納盒了,重量也不輕。

盒子裡除了耳機以外還有兩條線材,一條 3m 的普通連接線,一條 1.2m 的平衡式連接線,既然目前索尼主推這個 4.4mm 平衡口,那麼拿平衡線接 Z1R 也是首選了。

MDR-Z1R 的腔體造型十分有意思,金屬的曲面網罩猶如女生的胸罩一般,這也使得不少人戲稱 Z1R 為“奶罩”。關於這個造型發佈會現場設計師還特別說明了是要凸顯線條的自由感和流動感,這種藝術性的表達才造就了 Z1R 獨特的腔體外殼。看著這網罩你或許覺得 Z1R 是一款開放式耳機,但實際上 Z1R 是一款封閉式耳機,金屬網罩內部其實還有一層紙質聲學濾波器,可以起到一定的隔音效果。

Z1R 所搭載的 70mm 大尺寸動圈單元和之前的 Z7 相同,較大區別的地方在於 Z1R 用了一個十分花哨的“斐波那契圖案格柵”,用處是為了讓驅動單元開孔均衡,達到再現高解析度音訊的目的,是不是聽起來有些黑科技的意思。

別看 Z1R 體積挺大,實際上手其實並不覺得有多重,柔軟的皮革頭梁和耳罩也提供了十分不錯的舒適度,我試著長時間佩戴也並沒有感受到什麼不適感,像這樣的耳機就最適合一個人躺在家裡聽聽歌、喝喝茶的時光了。

從資料上來看,MDR-Z1R 並不是一款特別好推的耳機,我試過在金磚平衡口下直推,聲音效果雖然算不上差,但明顯素質沒出來,這也就是為什麼索尼還要推一款 TA-ZH1ES 耳機放大器作為 Z1R 的西裝套了。對於 Z1R 的音質表現是明顯強於 Z7 的,聲場廣、音色中性是我初聽 Z1R 時留下的印象。

從宣傳來看,索尼對於這款新旗艦大耳可以說十分重視,作為“醇音”系列的一員,MDR-Z1R 動用了索尼在耳機領域的很多技術,據說設計這款耳機的人也正是當年 R10 設計者的徒弟,這種索尼聲音風格的延續與傳承在 Z1R 上得到了體現。

▎為「醇音」而生,類比與數位放大的結合

相較於 Z1R 和 WM1Z 來說,TA-ZH1ES 耳機放大器可能是三件套中受關注度最低的了,原因倒不是說 TA-ZH1ES 水準不夠,只是因為桌上型電腦局限太多,你說燒友聚會什麼的帶的最多的還不是隨身器材嘛,所以自然討論的也就少了。TA-ZH1ES 作為索尼的第一款臺式放大器動用了非常多的技術,用料也特別實在,就單單機身方面就用了複合金屬材質去製作,作用是為利用不同材料來相互抵消機身共振。

整機 306mm x 168mm x 367mm 的尺寸放在桌上型電腦裡算不上大,不過約 4.4kg 的重量還是能給你一種“這機器裡面料足”的感覺。整機造型設計十分簡約,全黑的金屬機身看上去十分高檔,機身頂部的通風口和頂板獨具特色的圓點設計具官方稱還有著一定的調音功能。

TA-ZH1ES 的可玩性還是挺高的,前面介面的提供十分豐富,有 XLR4 平衡口、3.5mm 和 6.3mm 的普通耳機介面、4.4mm 平衡口和雙 3.5mm 平衡口,這裡值得提一句的是索尼並沒有徹底拋棄之前的雙 3.5mm 平衡口規格,也算是給之前購入該標準耳機的用戶一個交代了。不過我猜測在此後索尼應該會逐漸淘汰掉雙 3.5mm 平衡口,主打去推 4.4mm 的標準,畢竟雙標執行還是太過於混亂,目前只能算是一個過渡期了。

機身背面則分佈著一些輸入介面,有提供類比輸入、USB 輸入、同軸輸入和光纖輸入,此外背面還提供了前級輸出介面,使用者可以通過將其接上後級功率放大器,連接一些大功率的音箱設備也是可行的。

特別值得一說的就是 TA-ZH1ES 機身側面的 Walkma 輸入介面,如果你擁有一台 Walkman,那麼可以直接通過配備的線材進行連接,由於該介面是傳輸數位信號的,所以 Walkman 充當轉盤,音質表現全由 TA-ZH1ES 決定。這樣的設計其實十分方便於 Walkman 用戶,出門用 Walkman 聽歌,回到家後接上 TA-ZH1ES 即可提升音質水準,這種產品與產品之間的銜接實際上也會增強用戶對於品牌的依耐性。

操作上,索尼的設計師們在 TA-ZH1ES 機身頂部放置了一塊小顯示幕,平時主要用來顯示音源的取樣速率、模式的選擇和音量的大小等等,按鍵部分也與顯示幕平行,便於日常使用。操作的邏輯也十分簡單,初次使用的我上手也並沒有感到什麼壓力,不過顯示文字還全是英文,外語不太好的使用者可能還需要查一查是什麼意思。

DSEE HX 數位聲音增強引擎是索尼的招牌技術了,在 TA-ZH1ES 上面該技術得到了再一次的提升,它可以為用戶提供標準、女聲、男聲、打擊樂、弦樂五種模式,從搭配 Z1R 的實際聽感來看,這五種模式帶來的聲音差異並不會太大,差異性都是基本體現在一些細節方面的處理,整體聲音風格並不會有著較大的改動。不過如果將 DSEE HX 模式關閉,聽感則會沒有開啟來的圓潤、耐聽,所以個人建議日常使用還是開著用吧。

在內部的電路設計上,此次的 TA-ZH1ES 運用了類比+數位的混合放大電路新方式,其中數位放大部分依舊是索尼的 S-Master HX 晶片,通過類比放大電路對其有誤差的輸出信號進行修成,從而達到兩者相輔相成的目的。

TA-ZH1ES 最高支持到了 DSD 22.4MHz 和 PCM 768kHz 的格式,這麼高碼率的音源目前可以說是極其罕見的,這樣的做法設計者也是希望將 TA-ZH1ES 打造成一款經得起時代考驗的機器,不會因為由於錄音水準的上升而無法支持這麼高品質的音源格式。總的來看,TA-ZH1ES 的設計方向其實與 Z1R 有著很高的一致性,追求“空間感”是它們兩者的共同目標。作為索尼的第一款帶解碼功能的臺式放大器,TA-ZH1ES 運用了索尼音訊設計者的諸多創新技術,體驗期間也能感受到它的誠意滿滿。

那麼這三款旗艦搭配起來到底會是一個什麼樣的聲音呢?下面我們詳談。

▎這套旗艦聲音不太「索尼」,追求空間感是它的方向

說聲音之前,我們先來看看這套旗艦各個的售價是多少,WM1Z 售價 22999 元,MDR-Z1R 售價 12999 元,TA-ZH1ES 售價 14990 元,這三件套加一起那就是 50997 元,會集齊這三件套的人真可謂是充值了極致的「信仰」了。實際體驗時,自然是將 WM1Z 通過專用線材連接 TA-ZH1ES 的 Walkman 介面,再把 Z1R 換成平衡線接上 TA-ZH1ES 的 4.4mm 平衡口。在這裡,WM1Z 雖然並不會直接決定音質,但優質、純淨的信號輸出也十分重要的。

值得一提的是,TA-ZH1ES 的聲音底子還是十分乾淨的,搭配 Z1R 聽感上純淨、舒適,不會給你那種摻了雜質的感覺,聽一首空靈的日系女聲十分動人。這裡就不得不讚歎一下 Z1R 那寬廣的聲場表現,雖然本身是一款封閉式頭戴式耳機,但其聲場表現並不差,索尼工程師們所提到的“空氣感”也正是表明 Z1R 的空間定位水準十分出色,聽 Z1R 的時候你或許並不覺得是在聽耳機,而是身處於現場去聆聽、去感受。Z1R 不像一些封閉式耳機那樣將聲音包裹在內,而是將其釋放開來,像各個方位樂器、人聲你都可以很輕易地進行辨別,給予聽者最為真實的聽覺感受或許也正是索尼希望做到的。

其實說到如今的索尼音訊旗艦的風格是有別於以往的索尼的,以往的索尼聲音厚實、流行味重,強調韻味,注重圓滑。不過從 WM1Z、MDR-Z1R 和 TA-ZH1ES 三件套來看情況則發生了變化,如今的索尼旗艦更加強調真實和空間感,就好比這套組合的聲音是中性、均衡的,聽習慣了以往索尼聲音的人或許會有種十分新鮮的感覺,但這樣的聲音索尼並沒有將其做得抓耳、華麗,而是更加去追求真實聲音的還原。

往細的說就是這套組合的三頻十分穩,高頻不刺激但也不華麗,人聲不貼耳但也還原精准,低頻不轟頭但也有著不錯的質感,均衡感就是這套組合真正的魅力所在,普通人去聽會覺得好聽,但你真的要問他好聽在哪,我估摸著他也說不上,其實也就是這種真實感成就了好聽的聲音。初聽 WM1Z + MDR-Z1R + TA-ZH1ES 或許你會覺得聲音太過平談,但時間越久越能體會這套組合真正的魅力。

聽上去似乎這套組合十分完美,然而並不是這樣,這套組合在聲音上有個較大的缺陷,那就是聲音偏軟,這種缺陷在聆聽古典樂時就顯得十分明顯,聽感上並沒有那種大編制帶給你的震撼感,越聽越不對味。不清楚這樣的問題是索尼沒有注意到還是索尼方面偏好這樣的風格,因為在 WM1Z 上我也同樣發現了聲音軟的情況,如果你平時不怎麼聽大編制就還好,這樣的缺陷就並不會凸顯得特別明顯。

雖說 WM1Z + MDR-Z1R + TA-ZH1ES 的組合在聽大編制上還是有那麼一些不夠完美,不過其對於音樂的適應性還是很強的,無論是流行、搖滾、民謠、爵士還是器樂,這套組合都 Hold 得住,對於聲音極佳的控制力其實也是 TA-ZH1ES 的功勞之處。之前提到了 TA-ZH1ES 的 DSEE HX 數位聲音增強引擎增加了標準、女聲、男聲、打擊樂、弦樂五種模式供使用者選擇,這點也在側面表明了機器本身並不針對某種音樂類型。

就我個人而言,自己其實特別喜歡用這套來聽弦樂,尤其是小提琴演奏,主要原因是因為這套組合所強調的空間感在演繹樂器演奏時特別出彩,那種耳朵被樂器聲包裹的感覺不能再棒了,而且得益於 Z1R 出色的聲音素質,你也很容易辨別聲音的方向與來源,宛如在現場一般。一首石川綾子的《櫻之雨》,憑藉著 Z1R 的高解析力,拉動的琴弦仿佛近在眼前,以圈子裡一句玄乎的話來說就是“可以感受到琴弦上的松香味”,這句說的雖然有點誇張,但也在另一層面凸顯了聲音的真實。

以小提琴的聲音來講,TA-ZH1ES 在高頻上面的處理還蠻得當的,之前提到了這套組合的聲音很穩,高頻聽著不刺激,這也就使得用這套組合聆聽小提琴時你聽不到什麼刺耳的聲音,耳朵裡只有留下小提琴那細膩和婉轉的線條。

總結來看,WM1Z + MDR-Z1R + TA-ZH1ES 的組合在聲音表現上有別於索尼以往的調音風格,開始更為追求還原現場,這樣中性均衡的聲音表現看似平淡無味,但貴在耐聽不膩,對於音樂的適應性也廣。寬廣的聲場是這套組合的一大亮點,索尼一再強調的“空間感”看來並不是說說而已,Z1R 封閉式的設計可以做成這樣的聲場水準已經十分不易了。

至於提到的聲音軟我也不能太過確定是否就是它的缺點,因為 WM1Z 和 TA-ZH1ES 都出現了這樣的問題我想不是巧合,畢竟調音方向其實就是一個很主觀的東西,有人喜歡也肯定有人不喜歡,我的猜想是索尼方面或許希望旗艦的聲音可以在中性的基礎上保持圓潤、溫和的聽感,這種對於聲音的喜好其實也正是 Walkman 風格下的延續。仔細回想一下,國內播放機和國外播放機在聲音取向上一直都有著不同的風格,國內追求素質感,國外追求溫和感,誰壞誰好很難去定,我只能確定的是,你聽著覺得好聽的那就一定是好的。

▎從「醇音」系列去看索尼音訊的未來發展

老實說,第一次聽這套旗艦我是激動的,因為這次索尼音訊似乎真的打算發力了,國內宣傳也大肆使用“重回王者地位”這樣霸氣的語句,聲音方面的變化也更有 Hi-Fi 味了,未來索尼還會攤出什麼牌我還是十分期待的。

目前可以確定的是,索尼的旗艦播放機產品應該還是會以純音系統為主,像 ZX 系列這樣的 Android 系統播放機則會定位為消費級高端型號,調音方面我不覺得會整體向中性風格靠攏,這樣均衡的聲音估計也就只會出現在旗艦產品上,消費級的型號依舊保持 Walkman 原有的那種溫潤飽滿的風格,這樣就實現了發燒產品收割音訊玩家,消費級產品收割大眾使用者的目的。金磚 WM1Z 和黑磚 WM1A 之間的差距尤其沒有實際對比就無法詳細講了,但可以說的是兩者是有著可聞的差距的,但差距值不值這個差價就要看用戶自己去判斷了。

總而言之,索尼的全新旗艦套裝代表著索尼音訊目前的最佳水準,也是索尼的工程師吸收國內外燒友的意見所打造出來的作品,它代表著革新,代表著旗艦,也代表著回歸。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