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國漫與日漫的比較,盤點日趨風靡的“中國風”

一直以來,國漫都繞不過的“抄襲”話題?

從一開始,《大魚海棠》就被拿來與《千與千尋》比較,宮崎駿畫風被屢次提及。不只《大魚海棠》,其實幾乎所有國漫大片,都會被拿來與日漫相比較。

不免被問到這個問題的梁旋表示:“宮崎駿老師的作品是一種繪畫的感覺,他非常追求手繪的質感,更追求童真。而《大魚海棠》這個電影來源於我的一個夢,所以我們會用很多技術手段幫助大家進入這個夢,包括整個光影會區別於以往的動畫電影,會更偏向于真人電影,更注重光影,用濃郁的色彩和光進行對比。《大魚海棠》整個美術風格更有一些神秘感,跟宮崎駿老師的追求不太一樣。”

“如果再說得細緻專業一點,其實宮崎駿的整個畫面風格是平面化的,更多會讓你有一種田園詩的感覺;而《大魚海棠》從色彩到光影都是比較厚重一點的,可能會更偏重電影的光影效果,而不僅僅是一張畫。”負責掌控畫面的導演張春則補充。

“我們想把中國最極致的美帶給觀眾,一方面是畫面的美,一方面是故事動人的美。我們在色彩和畫面上做了很多工作,通常動畫電影是一場戲劇或者角色做畫質,我們整個片子有1300多個鏡頭,有700多個鏡頭去做處理。這是我們的一次嘗試,我們用非常繁瑣的工序去確保觀眾的視覺效果。”

世界都在刮“中國風”?

從《大聖歸來》到《大魚海棠》,似乎全世界都在刮起中國風。廣東省動漫藝術家協會主席金城告訴羊城晚報記者,在世界動漫界裡,“中國學派”日漸受到重視。而以水墨意蘊為基礎的“中國學派”,只有中國人能做好。

但是,動漫電影創作人才水準與國外的差距是存在的。這也使國漫面臨更高的成本問題。金城曾與羊城晚報記者算過一筆賬,由於水墨動畫的製作過程很繁雜,缺乏相應的科技軟體,水墨動畫的創作成本至少比一般動畫高一倍,這限制了水墨動畫的市場化操作。因此他也在與相關學院研究相關合作,開發出更多用以輔助水墨動畫製作的軟體,令創作與成本控制更合理。

當越來越多的“國漫爆款”出現,也許,人才斷層、科技空白這些技術難關,都會被慢慢改善,國漫前景也就會越來越明朗。

小檔案

《大魚海棠》

12年跳票之旅

2003年,清華熱能動力系的梁旋與清華美院的張春一起做動畫。2004年,他們完成了《大魚海棠》動畫Flash,在當時成為網路人氣王。2008年,他們將《大魚海棠》拍成了一部短片,在2010年先後獲得七項國際大獎,被法國蓬皮杜當代藝術中心收錄並讚譽為“最傑出的藝術品之一”。

△ 導演工作照

2013年6月,主創梁旋在眾籌平臺上啟動了眾籌,45天時間裡獲得了158.25萬元的資金,刷新了國內動漫產業在眾籌平臺上的籌資紀錄——這個長長的眾籌名單最後在《大魚海棠》的片尾滾動播放了半小時。

2016年7月8日,《大魚海棠》正式上映。上映24小時內票房7460萬元,破國產動畫片首日票房紀錄。截至發稿日,票房3天破2億。然而口碑卻兩極分化,引發了爭議。

△ 《大魚海棠》導演:梁旋(右),張春(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