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古人心中最能代表富貴吉祥的花卉——牡丹

在古人心目中,最能代表富貴吉祥的花卉是“花中之王”牡丹花。古時有“南梅花,北牡丹”的說法,牡丹在隋唐以後,備受北方貴族的喜愛,並以唐人為最。

“牡丹”一名最早出現在曾任永嘉(今浙江溫州)太守的東晉山水詩人、世稱“謝康樂”的謝靈運筆下,《謝康樂集》中有這樣的說法:“永嘉水際,竹間多牡丹。”

牡丹得名,說法不一。明李時珍在《本草綱目》稱:“牡丹以色丹者為上,雖結子,而根上生苗,故謂之‘牡丹’。”事實上,牡丹初無名,秦漢依芍藥名,稱為木芍藥,且始有木、草之分,芍藥則對應地稱為草芍藥,後人譽它們為“花中二絕”。

牡丹正式當上“花中之王”並獲“國色天香”之美譽,是在隋唐時期。唐代詩人劉禹錫《賞牡丹》一詩,最能代表唐人對牡丹的喜愛之情:“庭前芍藥妖無格,池上芙蕖淨少情。惟有牡丹真國色,開花時節動京城。”

牡丹的“百兩金”、“富貴花”等別稱,都是隋唐時叫開的。栽植、觀賞牡丹,以唐開元年間為盛,唐玄宗李隆基的寵妃楊玉環最愛牡丹花,李白《清平調》中詠牡丹名句:“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就是李隆基帶著楊玉環月下賞花時,應詔進宮的李白即景隨性而作。

到了宋代,長安牡丹輸給了洛陽牡丹。宋歐陽修《洛陽牡丹記》稱,“牡丹出丹州、延州,東出青州,南亦出越州,而出洛陽者,今為天下第一。”牡丹稱“洛陽花”,即源於此。

洛陽牡丹之盛,民間認為要感謝武則天。傳說,有一年武則天雪中賞梅,一時心血來潮,希望“冬天百花開”。手書聖旨一道:“明朝游上苑,火速報春知;花須連夜放,莫待曉風吹。”次日,御花園裡啥花都開,獨牡丹不放。一怒之下,武則天把牡丹貶出長安,扔於洛陽北郊邙山上。

當然,這僅僅是傳說,但讓牡丹及其他花卉反季節開放在唐代已完全可能。據《續仙傳》記載,有一個叫殷七七的唐代道士就有調節花期的技術,“能開非時花”。當時,為花木建溫室或是將花卉放在浴堂裡養已不鮮見,李白《春葺新居》詩句:“看慣溫室樹,飽識浴堂花”,描述的就是這種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