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一起吃這幾樣食物的,絕對都是真愛
世界上美味千千萬,但最令人著迷(同時也讓另外一部分人發瘋)的,似乎總是那些有些“重口”的食物。有那麼幾樣,能一起去吃的,那絕對都是真愛。
榴槤雞煲
有關榴槤和臭豆腐的論戰,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這兩樣食物究竟誰更“臭”我們先放在一邊,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是任何一個榴槤控都無法拒絕的美味——榴槤雞煲。
作為一道驚悚又銷魂的新菜品,榴槤雞煲在吃貨界的殺傷力已經到了眾所周知的地步。吃過雞公煲、大盤雞、三杯雞、上校雞塊、糯米雞(??)……等雞肉料理的小編,第一次遇到榴槤雞煲內心是拒絕的。一上桌,那濃郁的榴槤味就直襲你的鼻腔,相信我,吃上第一口首先得默默在心裡唱三遍梁靜茹的《勇氣》。
但是嘗試之後卻覺得意外的好吃,湯頭順口柔和,很香,雞肉超級嫩!精選的金枕榴槤果肉細膩嫩滑,和走地雞一起做煲,口感仿佛雪糕般入口即化。湯底鮮甜香濃,拿來送飯簡直是一流!
螺螄粉
這種來自於廣西柳州的特色小吃,據說起源於上世紀80年代的柳州夜市,近年來突然風靡全國,又因其旗幟鮮明的獨特氣味,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要知道,在不通風的辦公室裡吃螺螄粉,絕對是要引起公憤的:那種極具辨識度的"臭味”,不僅會在空氣中徘徊散佈,還會頑強地鑽入衣服、沾染髮絲,長久地縈繞不去,直逼得你沖回家洗澡換衣服才能甘休。
正如魚香肉絲中沒有魚、老婆餅裡沒老婆一樣,正宗的螺螄粉中其實也沒有螺螄的。標準的螺螄粉湯底是用豬筒骨打底,加入螺螄和山奈、八角、丁香、生薑、肉桂之類的香料熬成的,但螺螄在熬完湯之後一般會被撈棄,所以你吃到的螺螄粉往往並沒有螺肉。不過,螺螄粉開到外地後,也有些店家開始在湯裡放上螺肉,以免遭遇“貨不對板”的質問。
豆汁兒
提起北京美食,有個重口味的東西頗有名氣:豆汁兒。這種與臭豆腐、榴槤並稱為食品界著名生化武器的小吃,還有一個芳名,叫做“餿半街”。
純正的豆汁兒色澤白裡透著灰,灰裡透著綠,隱約中有著一絲綠豆的香氣,往往就著焦圈兒、鹹菜享用。一口下去,滑過喉嚨直搗腸胃,一股捏著鼻子都躲不過去的衝勁兒。
作為北京獨有的吃食,豆汁兒裡面富含蛋白質、維生素C、粗纖維和糖分,夏日解暑,冬日驅寒,四季皆宜。舊時北京人把它浸在冰裡解暑,咽喉腫脹一碗就能消除。
至於那讓很多人退避三舍的酸臭,是綠豆乳自然酸化的結果,沒有這個味兒,就失去了豆汁兒獨特的魅力。其實如果過得了心理和入口那一關,喝完後會覺得很舒坦熨帖。
臭鱖(音“桂”)魚
自從成為一道登上《舌尖上的中國》的名菜,現在很多大大小小的餐館都能吃到臭鱖魚這道經典徽菜了。
據說臭鱖魚最早出現在乾隆初年。但資料能夠呈現給我們的卻幾乎都是“民間傳說”,說是某挑夫暑天運送鱖魚,發現桶中的鮮魚已經不新鮮甚至有些變味,於是逐條抹上鹽巴……雖然這個解說聽上去更像出自風景名勝點三流導遊口中,不過臭鱖魚確實是從官人、商人、文人到老百姓,都好上的這樣一口吃食。
烹魚對於中國人來說從不是難事,而臭鱖魚可謂是最耗時費力的,沒有之一。一道臭鱖魚,從鮮魚到醃制再到上桌,至少要耗費小一周的時間。而這一過程最重要的“主廚”是老天,其次才是人。
醃制成功的臭鱖魚肉質彈勁,吃起來不會有魚的腥氣,口感彈韌、鮮美十足,似臭而香。
這幾樣美食,雖然材料和做法各不相同,但都有一個共同特點:愛者甚愛,恨者不聞。雖然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但有機會也不妨一試,萬一就從此愛上了呢?如果你四種都已經嘗過一遍,那小編只能——
- END -
圖/文 整理自網路
轉自羊城晚報美食美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