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用單車大揭秘 誰騎得最多?誰最快?
借互聯網之風,近幾年共用經濟是越吹越火。從共用出行、共用住宿再到如今的共用單車和共用充電寶,共用成為當今互聯網最流行的詞。
共用經濟的出現,本質上在於互聯網顛覆了傳統行業,釋放出傳統要素的力量。利用共用,把線上線下相結合,在已有資源的情況下,實現資源最大化利用,這無疑是一種不錯的方式。以共用單車為例,它針對人們出行“最後一公里”的空白距離,向市場投放共用單車,以一種簡單地方式解決人們出行難題。
在4月12日,北京清華同衡規劃設計研究院和摩拜單車共同發佈《2017年共用單車與城市發展白皮書》(下稱《白皮書》),結合大資料和問卷調查描繪共用單車如何改變出行方式。
該報告採用了摩拜單車大資料平臺運營一年來的海量資料,並結合36個城市近10萬份問卷調查,綜合展現共用單車讓自行車回歸城市的過程中,對城市出行結構、城市環境、城市生活帶來的改變。
那麼,誰最愛騎共用單車?據《白皮書》統計,70後、80後和90後用戶占比超過70%,且男性用戶的騎行次數高於女性。以筆者的經歷為例,在北京天氣晴好的週末,周圍到處可見騎共用單車的人,且大多數都是20-30歲之間的青年。不難發現,騎共用單車已經成為一件綠色健康的出行方式,並且還能鍛煉身體,何樂而不為了。
其次,誰騎得最快?大資料發現,退休大爺騎行速度最快,而且騎得最遠。看來,退休大爺也是挺時尚的,但更重要地是鍛煉身體吧。
《白皮書》還顯示,全國共用單車騎行總距離已經超過25億公里,這大約相當於從地球往返月球3300次的距離,騎行方式相對替代部分私家車出行,由此帶來的“綠色效應”也較為可觀。
同時,《白皮書》還顯示,北京約81%的共用單車活躍在公交網站周邊,44%的單車活躍在地鐵網站周邊,在上海,共用單車和公交、地鐵綁定的比例更高。仔細梳理一下人們的出行,共用單車實際上是作為點與點之間的連接,比如公司、家、公交和地鐵,如果距離有幾公里,那麼共用單車是作為連接物。
此外,全國眾多城市的騎行速度也不同,據《白皮書》顯示,濟南是騎行最快的城市,平均速度為6.2分鐘/公里,長沙則是騎行速度最慢的城市為9.3分鐘/公里,海口是人均騎行距離最遠的城市是2.8公里,上海則相反是1.8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