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買手機,你真的不考慮性價比了?

文/臥竹先生

今年,手機界藍綠大廠銷量不錯,在銷量PK榜單上面,OPPO、VIVO一舉超過了小米,直追華為,看得吃瓜子群眾掉了一地的瓜子殼。(話外音:不要為他們亂丟垃圾胡扯……)

好吧,小米霸佔第一位置已經有些久了,突然被超越了,感覺還是有些不習慣。

不管如何,小米被擠到第四後,部分人認為,小米的位置被奪,失策原因是線下沒有銷路,因為太喜歡主打性價比模式,導致利潤太低,商家不滿意,然後列舉賣出一台OPPO、VIVO,商家可以賺取的利潤。

其實,在小布丁筆者看來,各有各的主打方法,小米的性價比模式並不會差到哪裡去,自古賣貨老祖宗就總結一句話:薄利多銷。拋開消費能力強悍的富豪們,消費者向來都是看在錢的份上對產品進行投票。

儘管部分產品存在一定的缺點,只要有需求,消費者還是會忽略產品一些缺點,這也是為何之前iPhone手機存儲8G版本被吐槽不夠用,可依然賣得很好的原因,因為8G版本價格便宜很多,便宜是賣點。

前段時間,三星全球發佈note7,這款手機的綜合性能還是蠻不錯的,關注度很高,不過價格比較高,有媒體爆料說會出個存儲6G的國行版本,價格相對便宜,專門供中國消費者,當然實際並沒有,可是從這個爆料也可以看到,價格便宜也是賣點的。

那麼,舉了兩個例子主要是聊下,很多產品,就算大牌子,其實也繞不開推出符合各個消費階段的人群,價格便宜、性能不錯的產品依然有很大需求性。

其實,性價比模式並不會被拋棄,只是如何延續,這是需要思考的話題,小米推出紅米note4,顯然是看到了這點。

歸納來說,在小布丁筆者看來,主打性價比模式的手機中,樂視主打內容+硬體銷售模式,小米則通過系統級廣告+品牌影響力模式。

說真的,玩起來,小米的系統級廣告真的讓老用戶討厭,不過,其硬體綜合性能優越性是可以彌補這個缺點的,此外,小米這塊牌子顯然幫了不少衍生性產品,很多產品,比如小米手環,若是打了小米標籤,話題性立馬覆蓋,媒體興奮點有了,免費廣告效果就有了,若沒了小米這塊牌子做擔保,關注度顯然沒有那麼高。

至於樂視的這個內容補貼硬體的打發,更多的需要大量資本支援,也許後期培養了忠臣度高的用戶,可以回收利潤,不過整個過程會很痛苦,因為需要尋找資本前期支援。

不管這兩種模式如何打,都要確保產品性能不錯,可以PK主流旗艦產品,這樣子才可以獲得消費者需求。

確實,消費者需求在哪裡,就做好哪裡,這跟研發掃地機器人後,發現除了拖地還需要拖地,於是研發了拖地機器人一個道理,可見追求消費者的需求點也是很重要的。

當然,在多篇文章中,小布丁筆者也扯了自己看法,其實性價比本身無誤,追求消費者新的需求點無誤,可是也需要將產品品質和售後做到位,忽視已有的用戶體驗感受,只是關注潛在用戶興奮點,很容易造成口碑下降,影響品牌形象。

已經圍觀的諸位,你們覺得呢?

聲明:本文原創,未經授權謝絕轉載,轉載請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