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0-5歲孩子語言發育標準 孩子說話晚怎辦?

你家的寶寶會開口說話了嗎?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也反映著孩子的智力發育情況,如果寶寶遲遲不開口,或者說話比同齡孩子要少得多,那麼就要多看看這篇文章,告訴你孩子說話晚、說話少,可能都有哪些原因!

0-5歲孩子語言發展標準

新生兒:哭泣是新生寶寶與成人交流的重要形式。

4—6周:寶寶已經能辨認出父母的聲音,當你對他微笑說話的時候,他會用咯咯笑聲回應。你要用更多的微笑和話語鼓勵寶寶與你溝通。

2月齡:寶寶會發出一些單音節的母音,如“a/o/u/e”。

4月齡:寶寶除了發出尖叫,已經可以發出輔音中的唇音,如“p/m/b”。

5月齡:寶寶愛以發音作為遊戲,出現母音與輔音結合的發音,如“baba/mama/papa”等。

6—7月齡:很多跡象表明,寶寶已經開始明白你說的話了。你可以給寶寶唱歌、念兒歌、有節奏地對他說話。

7—8月齡:寶寶發出的音節清晰可辨,能理解“不”的意思。

8—9月齡:寶寶能發更多的音,能有意識地稱呼父母,會很留意大人之間的對話。

9—10月齡:寶寶能聽懂簡單命令,明白揮手表示再見,拱手表示謝謝,伸出食指表示1。

10—11月齡:寶寶可以聽懂“洗澡”“喝水”和“吃飯”等簡單詞語,能按指令做動作,能說一些帶有確切意思的字了。寶寶每學會一個新詞,你都應該好好稱讚他,帶他重複這個詞,寶寶喜歡你的讚美,他會樂於一遍遍重複這個詞,以獲得你的讚美。

11—12月齡:寶寶會主動發音,會3個以上稱呼,會學動物叫聲。

1歲—1歲半:寶寶理解語言的能力發展迅速,開始說一些不完整的單詞句,即用一個單詞表達比詞語原意更加豐富的內容,比如“飯飯”可以表示“我要吃飯”,也可以表示“這是飯飯”。

1歲半—2歲:寶寶能說由2個或3個詞語組合的“電報句”,比如“媽媽抱抱”。

2—3 歲:寶寶可以說一些完整句子,開始嘗試說一些簡單的複合句。很喜歡學習新的詞語,形容詞、連接詞、代詞也逐漸增多。他會提許多問題,既是為了讓你不停地與他說話,也是為了滿足好奇心。

3—4歲:寶寶的詞彙量增加迅速,可以正確使用“我”和“你”等代詞。儘管寶寶的發音可能還有點含混不清,但說話的流利程度和與人交流的自信心卻在不斷提高。

4—5歲:寶寶可能會喜歡吹牛,愛講誇張的故事,還會和想像中的朋友對話,還會發明一些新單詞,也許會從他人那裡學會髒話,甚至可能會用語言威脅他人。

如果你的孩子出現了以下情況,那麼家長就要注意了!

半歲:對他人談話的聲音沒反應,僅發出哭聲,沒有較長時間的視線接觸。

1歲:沒有咿呀發音,聽不懂簡單指令。

2歲:不能說任何輔音(怕、兔、四等由氣流經口腔受阻礙發出的音),不能說出有意義的詞,完全不能交流。

3歲:仍使用過多兒語,機械性地重複別人的話,不能說出句子,用手指向想要的東西而不是說出來,不能說出圖畫中物品名稱。

出現上述情形,家長就要警覺了。可能是兒童語言發育遲緩,醫學上通常稱為“兒童語言障礙”或“發展性語言障礙”。它是指那些在語言學習或發展上有著顯著困難的兒童,其表現出來的語言行為與其生理年齡所應有的期望顯著不同。

爸媽可以做的事情:

注意力訓練:利用聲音和玩具,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做法:將帶有聲音的各種玩具,如模擬水果、蔬菜、小動物等,放在家長的視線前,引導孩子尋找玩具,與家長對視。

交往訓練:以容易引起孩子興趣的玩具,如敲鼓,將大小不同的球放入對應的孔內等,讓孩子在玩的過程中理解操作和結果。還可採用快樂的反應來進行撫愛行為形成的訓練,如:舉高高、團團轉、逗笑、吹氣。

選擇訓練:沒有理解就沒有表達,孩子只有大腦裡儲存了內容才會有表達。做法:在孩子面前放兩三種水果、蔬菜、動物的圖卡,家長說出物品的名稱,讓孩子用手指指認或用手拿起圖卡,來進行聽理解訓練。

發音練習:圖片是積累語言的最好工具,根據語言程度選擇不同的卡片:如高頻詞、低頻詞、動詞、形容詞等。在孩子認圖片的同時,可將圖片放到家長的口旁,口型誇張地將圖片讀出來,便於孩子模仿發音。

器官運動:讓孩子學小豬樣鼓腮幫;在孩子上唇塗抹果汁,練習捲舌舔上唇,或用舌尖在不同方向舔棒棒糖;讓孩子親親小娃娃,練習唇部力量;吹哨子、樂器訓練呼吸控制;咬硬的食物等。這些練習都是有利增強孩子發音器官的力量和靈活性。

表達能力:用一個不透明的袋子,內裝有孩子熟悉的玩具或物品,讓孩子摸一樣物品(不讓看見),說出這個物品的特徵,如:圓的、軟的、滑的等,同時猜出是什麼東西。袋子裝的玩具或物品需視孩子的情況增多或減少。

感覺統合:讓孩子腳著地面坐在旋轉椅子上,家長坐在一個定點。當孩子轉到媽媽面前時,家長伸出手與孩子擊掌,要拍到才可以繼續旋轉。這樣做可以加強前庭覺的整合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