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這樣做特別傷孩子的心,麻麻們知道嗎?

活潑可愛的孩子們總能給大家帶來無盡的樂趣,閑來無事,朋友們總會帶著孩子聚會,在聚會中,大人談話的對象往往離不開孩子,也總喜歡對比。可是有時,這種看起來司空見慣的對話,“寶寶,這個玩具給小妹妹玩玩好嗎”,可能會給孩子幼小的心靈蒙上揮之不去的陰影,需要引起大人的注意。

不要試探孩子的愛

我們也經常聽到這樣的話,“寶寶,把你的好吃的給媽媽吃一口吧?”如果寶寶同意了,有的家長會說“寶寶真乖,你吃吧,媽媽不吃”;如果不給,則說“你怎麼這麼小氣啊。”

這樣真的好嗎?寶寶分享真的代表了大方和小氣嗎?我們應該怎樣教會寶寶分享呢?

【嬰兒童304不銹鋼餐具】

對於一個兩三歲的孩子來說,“自私”是一個正常現象。

在這個階段,孩子覺得所有東西都是“我的”,並不會意識到別人也有“我的”這個觀念,也不明白為什麼“我的”東西要給別人,不明白為什麼要跟別人分享。

他們還不知道“借”與“還”的意思,不知道借出去的東西,還可以拿回來,而是以為離開了他,就意味著沒有了。

【寶寶益智釣魚玩具】

而家長們也往往在外面抹不開面子,不管有意無意,總是為了自己的“顏面”讓孩子分享出自己的東西,仿佛不分享就是小氣的表現。豈不知,這樣恰恰做出了傷害孩子的行為。

分享不是天生的

孩子的分享要有三個前提:

孩子的分享必須是自發自願的。

讓孩子明白,分享是和別人共同享有的,不是給出去,自己就沒有了。

孩子因為分享這個行為,能感覺到快樂和高興。

3歲前的孩子行為很簡單,他們做不做分享,只有兩種可能:

他不喜歡這個東西,給不給你無所謂;

孩子不明白“我的”概念,他們還辨別不了“你我”這個區別在哪裡。

【寶寶早教益智掛圖】

怎樣培養正確分享?

1.幫助孩子建立安全感,讓他們明白對自己的東西自己有權利支配,不經過允許,別人不能碰或使用。經過允許後,不管誰觸碰或使用,這個東西仍然是“我的”。

同時,大人應該先徵詢孩子的同意,然後引導孩子進行分享,千萬不能強求孩子或者自己做主將東西送給別人。

2.一定要營造出信任、關愛的氛圍。要引導孩子進行分享行為,應該讓孩子相信對方,關愛對方,如果孩子們心裡缺少愛,那麼教會他們分享和給予就很有限。

3.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就是孩子的鏡子,要時刻注意言傳身教,樹立正面榜樣,讓孩子看到父母是如何待人接物的。當孩子做出分享行為的時候,及時給與肯定和表揚。

同時,在教會孩子分享的過程中,要注意一些技巧。比如多帶孩子和小朋友一起玩,教會小朋友們“輪流玩兒”,外出的時候多帶一些玩具和小朋友之間交換等等。

【兒童益智百變提拉磁性積木】

我們在引導孩子分享時,還需要注意這三個方面:

1.當孩子不想分享的時候,千萬不要說孩子“小氣”等等。如果總是說孩子小氣,孩子就會真的“小氣”,他就會重複這種行為。

2.當孩子不肯分享的時候,如果家長加以懲罰或者強迫他去分享,那麼只會讓孩子對家長和參與分享的夥伴產生怨恨,進而產生更多的不安全感。

3.當孩子不願意分享的時候,不能搶過孩子手裡的東西,塞給其他小朋友。這種行為會破壞孩子的安全感,造成可以搶別人東西的印象,而且會讓他討厭分享行為。

【嬰幼兒啟蒙早教讀物】

編後語

不要為了自己的顏面而強迫孩子分享,可以讓他們分享他們的東西,作為父母,要尊重孩子的意見和他們的感受,要孩子明白分享是一件快樂的事情。

歡迎訂閱 歡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