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張漫畫讓你秒懂0-10歲孩子眼裡的書
【幼兒說】原創,轉載請標出處
看著看著,你或許會感覺到暖暖的,有種若隱若現的熟悉感。
<>
孩子眼裡的“書”,是爸媽誇張的音調,爸媽的朗讀聲帶來安全感。
小建議:父母選擇的書需要圖案足夠大,色彩鮮豔。
0.5歲-1歲
孩子眼裡的“書”,是翻動能“沙沙”作響的紙張,小可愛們會模仿父母指著圖案“咿呀”說話。
小建議:父母選擇厚質的書,不割傷孩子小手,孩子翻動時不阻止,有利於手敏感期孩子手指靈活性的發展。
1.5歲-2歲
孩子眼裡的“書”,是打開擺在臉前的“道具”(模仿父母認真看書)。
小建議:父母要有意識培養孩子睡前聽故事閱讀的習慣。
3歲
孩子眼裡的“書”,是一遍又一遍地聽父母講同一個故事。
小建議:鼓勵孩子給父母“講故事”,如果孩子講得無厘頭,爸媽別取笑哦。
【有關“聽故事-講故事”關係的心理學研究】:
加拿大專門從事童年早期讀寫能力研究的專家Victoria Purcell-Gates曾經有過一項研究,她招募了一群5歲的尚未懂閱讀的孩子,並且把這群孩子分組,第一組是經常有聽故事習慣的孩子,第二組是從沒有或很少聽故事的孩子,然後Victoria讓這些孩子一個輪著一個地講述一個自己的故事。
她發現,那些經常聽故事的孩子,他們的語言表達裡所採用的詞彙、修辭和句型更豐富,講述更生動,配合的肢體動作也更多。
4歲
孩子眼裡的“書”,是一張張吸引注意力的“繪圖”,孩子的想像力開始跟隨繪圖翱翔。
小建議:父母該鼓勵孩子獨立看一會圖。
5歲
孩子眼裡的“書”,是能在一頁頁中尋找熟悉的“字眼”。
小建議:父母該選擇基礎字組成的童話故事,幫助孩子建立閱讀的興趣。
【有關“閱讀-認字”關係的心理學研究】:
哈佛心理學教授、兒童語言習得方面的專家Susan E. Carey認為,2-5歲的孩子,平均每天能被動學習2-4個新字。如果接觸閱讀,這一過程會加速。
另外,孩子認字方面,有個“登門檻”效應。當一個小嬰兒從小一直聽爸媽講故事,到漸漸地自己看圖看繪本,從一開始的爸媽嘴裡的故事吸引著他們,繼而繪本的精彩繪圖吸引著他們的小腦瓜,漸漸地,孩子會認識一些字,繼而好奇心趨勢會逐漸認識更多的字,孩子認字便避免了“陣痛期”。
6歲
孩子眼裡的“書”,是一個個精彩的童話故事,孩子能表達厭惡還是喜愛。
小建議:可以適當給孩子提供科學類繪本了。
7歲
孩子眼裡的“書”,是能與小朋友分享的書。
小建議:提供的書籍可以多一些文字和句子了。
8歲
孩子眼裡的“書”,是“別人有自己也要有”的書。
小建議:提供的書籍故事可以多一些曲折情節了。
9歲
孩子眼裡的“書”,是能在傳記和歷史中遨遊的書。
小建議:給孩子篩選正能量類的書籍。
10歲
孩子眼裡的“書”,是充滿幻想和神秘色彩的書。
小建議:注意不要讓過於恐怖的虛幻書籍衝擊孩子的心靈。
兒童閱讀的發展在每個年齡階段都有所屬的特點,所以父母在陪同孩子講故事、閱讀繪本和書籍的每個過程中都要具有針對性。正如哈佛大學閱讀實驗室前主任Jeanne Chall所說的那樣,一個孩子從喜歡聽故事到假裝閱讀再到真正閱讀,需要經歷一個過程。而在這個過程中,父母只需要用心陪伴即可。
本文關鍵字:閱讀心理、閱讀規律、講故事、親子閱讀、幼稚教育、家庭早教
幼兒說的作者是一位心理諮詢師,二胎媽媽、專注親子心理學,從兒子的故事書模仿來的漫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