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看朋友圈,好久都沒有把運動里程和配速公諸於眾,大概有兩個原因,仿佛那種通過數位來滿足自己一時的快樂,不能真正意義來激勵自己,另一層,有關跑步里程的恒定,沒有大的起伏,自己也羞於分享,因為它確實沒有感動到自己。可無論怎樣,那就是你已經把跑步作為了日常,從內心而言,每天的晨練是必做的事,就像吃飯,不可能每次都會把一日三餐的搭配言於表。
說到跑步,關於健康,我想談談它對自己有多重要。2002年的時候,參加工作不久,由於缺乏鍛煉,身體開始伴隨腰腿痛,壓迫兩條腿神經,就連出行就很困難,最痛的時候,已經嚴重影響了我的心情、工作。這種病痛的折磨一直持續到2016年春。期間,我幾乎嘗試了所有的方法,針灸、火療、薰蒸、按摩、牽引、止疼藥……,更是走遍的城區所有的醫院、診療室,所有的療效,只是緩解了當時的疼痛,治標永遠不能治本,沒過多久,復發性☆禁☆病痛又重演了!在面對這些病痛的時候,家裡的藥貼從未間斷,疼痛一次比一次難受,“燕子飛”式的練習也顯得無濟於事。這大大影響了我對生活的熱情,甚至我用到了封閉針,可這種依賴性的康復,我懼怕,我開始減少穿高跟鞋的次數,以為這能減少復發的誘因,可所有的這些,每幾個月都會出現,我也便無措的習慣它的到來。
2016年5月28日,機緣巧合,我參加了跑步,到現在10個月的時間,這些症狀全都消失了,藥箱裡沒有了藥貼,我也不再去那些專科醫院和診室,於是我更加注重跑後的拉伸、壓腿、一字馬、朝天蹬……身體得到了舒展。從那一刻起,我決心不再丟棄跑步,哪天沒有跑起來,如同丟掉了陪伴自己的心愛的玩具,多休息一天,總擔心會把這項本能忘記,我深深迷戀上了它,不為別的,只為健康。
2017年3月26日,鄭開國際馬拉松開賽了,我帶著一種使命感去參賽。首馬,是一個什麼概念?對於一個跑量在1500km,跑齡10個月的愛好者來說,它是神聖的、光榮的、意義非凡的一次比賽,一次自我肯定,收穫良多的賽事。這是一場真正意義的馬拉松,復古、連接兩座古都的唯一的全程直線堪稱筆直,我被分到了D區,畢竟首次全程,心中不免恐懼,但更多的是期許。
沖過30km,我在想別人所謂的“撞牆期”是怎樣的一種體驗,35km處,我心裡開始忐忑,所幸身體沒有明顯的變化;38km處,我聽到了身邊的聲音給自己的加油助力,沖過“大樑門”還有最後的兩公里,我知道,那是從家到新橋的折返距離,離終點越來越近了,越是到最後,越是要爭口氣,加把勁兒,穩步前行終以4:19:43的好成績,完成了首馬,它就這樣,快樂、激揚充盈著自己,這一刻,我是幸福的。
身邊的人被這個數字,亦或者被馬拉松精神所折服,頻頻送來祝福,從最初的置疑聲,到現在的肯定,這個過程,只有汗水才是真實的最有力的告白,同時又開解自己:要是所有人都理解你,你得普通成什麼樣啊?一個人不快樂的時候,那是因為沒了自己的方向。簡單啊!跑起來,10km、21.0975km、30km、42.195km,這些個數字會告訴你,原來快樂起來So easy!
只有遵從自己的內心,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走自己想走的路,去做自己喜歡的事,內心才豐盈充實,生活嘛!本來就該是多元的。
我喜歡大家叫我“禾姐”,我愛現在的自己,渾身散發著積極向上的正能量,特立獨行不隨波逐流溫暖而樸實。真正跑起來,你才會擁有這些,那你還猶豫什麼,我在等你,等你去遇見更好的自己!
作者:禾姐|轉載前請與跑步聖經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