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人對於小面這樣說道:“一碗小面,二兩剛好,三種味道,四方來要,五張凳子,六個人吃,七種調料,八勺辣椒”。說到重慶給人的印象,人們肯定首先想到的是火鍋、橋都、山城之類的,但是重慶還有一種美食比火鍋還普及、親民的就是重慶小面。狹義上,小面是指以蔥蒜醬醋辣椒調味的麻辣素面。而在老重慶的話語體系中,即使加入牛肉炸醬,排骨等豪華澆頭的麵條也稱作小面,如:牛肉、肥腸、豌豆炸醬麵等。但小面默認是素面。
重慶人對小面優劣的評價的標準,最主要是佐料,小面的佐料是其靈魂所在。小面家族品種豐富,富於變化,形成個人定制口味。 比如,要求店家“幹溜”(少水幹拌面)、“提黃”(麵條偏生硬)、“加青”(多加蔬菜)、“重辣”(多加油辣子)等等。也可要求店家採用不同粗細、形狀的面身,如“細面”、“韭菜葉”、“寬面”一般店都有這三種面身。還可以要求店家增加或者減少某種特定調料,如:“少辣”、“重辣”、“不要蒜”等等。
“小面的小,不僅僅意味著簡單,更代表著重慶人輕巧的生活態度。”沈宏非的這句話說得準確。那種舉重若輕、看淡一切的豁達,才是重慶性格。江蘇電視臺的主持人孟非就是一個帶著“小面情節”的重慶人,2014年在南京開了第一家用自己名字命名的小麵館——孟非的小面。
身為重慶人,他卻在南京上演著別樣“雙城記”,更用一碗小面在南京深深烙上了重慶印記:孟非曾在節目中多次提及自己的故鄉重慶,而在節目裡敢說敢言的他,也體現著重慶人耿直火辣的性格。
孟非說,開麵館的目的很簡單:就是要讓所有人知道重慶小面的存在而現在,孟非的小面在北京首次落戶,就在【見鏡TRENDS】二層
很多重慶人的第一天是從一碗小面開始的就像舌尖上中國裡播的那樣,不誇張 在重慶,不少小麵館就是在街邊支個面攤,擺上幾張桌椅,幾張長凳,食客一手端一碗麵條,一手拿起筷子,三下五除二就把一碗重慶小面解決掉。而“孟非的小面”館也只有150個平方,餐位70個左右,麵點的師傅、原材料都是來自重慶,為了能夠做出正宗重慶小面,孟非還帶著麵點的師傅,專程去重慶尋找正宗的小面應該是什麼味道的。
孟非的小面開業,郭德綱贈送的對聯:“三杯老酒早晚方便,一碗小面老少鹹宜。”孟非的小面是屬於大眾的,孟非致力於通過做一碗“最有品質”重慶小面,傳遞我們的心意,宣揚時代“匠心”精神。前幾日,孟非的小面剛亮相【見境TRENDS】,同落位在屯兒裡的德雲社掌門郭老師的一條微博,足以看出支持力度。
比山更有名的是火鍋,比火鍋更誘人的是小面。在孟非的小面,自然首當其衝的是地道的重慶小面、抄手、豌雜面等這些重慶本土味道。
重慶小面是一款發源于山城重慶的一種地方特色傳統小吃,是當地人早餐的主要選擇,屬於湯麵類型,麻辣味型。主料為新鮮小麥粉麵條,重慶人稱之為“水面”“水葉子”。狹義的小面是指麻辣素面。廣義的小面還包括有臊子的麵食,如牛肉、肥腸、豌豆炸醬麵等,也可以說是“重慶麵條”的統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