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臘肉於我,不僅有很多值得回憶的故事,故鄉的臘肉,更有很多值得記憶的味道。

記得每年,故鄉春節來臨,每家都會養著一頭大肥豬。新春到來,就會在臨近春節的時候宰殺這頭辛苦飼養了一年的肥豬。宰殺肥豬,往往是農村對於新春最真摯也是最熱烈的活動。春節到來,經常會聽到鄉村上上下下肥豬撕心裂肺的叫聲,也會看到炊煙到處升起。那就是人們正準備新年的最隆重禮品,宰殺肥豬過年了。
肥豬宰殺之後,就會一塊一塊的把肉分割開來,然後撒上鹽醃制一到兩天,最後用支架支撐起來。下面用燃燒的木材進行烘烤,火不宜過大,也不宜過小,木材選擇也有講究,不是什麼木材都可以用來醃制臘肉,一般都需要材質較好,或者是沒有毒煙的木材。慢慢的不慍不火堅持烘烤一天左右,真正的故鄉臘肉也就水到渠成,香味不斷四處飄散,臘肉的鍛制也就成功了。
這樣烘烤出來的臘肉,不僅透露著一種濃濃的肉香味,吃在嘴裡還有一種沁人心脾的回味感。可謂是無數年遺留的習慣,就這樣在農村成為一道美麗風景。
故鄉當然不是時時刻刻都如現在一樣值得回味的,即使是醃制好的臘肉,也不是像現在一樣豐盛。
過去的故鄉很窮,那時真正吃得起臘肉的人家戶不多,除非在地方確實有頭有面。否則,很多人家都是春節過了之後,也就沒有看到臘肉的影子了。我們家也是這樣。 於是,一年裡,基本不會有臘肉的身影在我們家出現。偶爾聞到臘肉香味,也是鄰居或者其它地方傳來。臘肉,似乎在我童年的記憶裡,就是一道讓人無法解饞的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