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關於減肥的“小聰明”無非幾個:用小份量的碗、飯前喝杯水、在冰箱裡裝個藍色小燈泡抑制食欲……但在如今這個任何事物都冠上“智慧”二字的時代,減肥方法都有了質的革新。
在2013年的國際消費類電子產品展覽會(International Consumer Electronics Show,簡稱CES)上,一款色澤豔麗,充滿科技感的叉子HapiFork吸引了各國媒體的報導。
這款叉子的基本功能是:HapiFork會自動檢測使用者吃飯的速度,並通過“震動提醒”和“閃燈提醒”在吃得太快時提醒用戶。
如果用戶想改變自己狼吞虎嚥的吃飯習慣,HapiFork的默認設置可以訓練用戶每10秒吃一口,並支援自訂時間間隔。
HapiFork從外表看和普通叉子無異,但實際上,它的底部更寬,更像是震動牙刷的手柄。一開始用戶會感受到強烈的違和感,但叉子雖大,卻也不至於到難以手持的地步。
手柄底部有兩個小燈:一個條狀燈代表充電狀態,另一個環狀燈則預示著使用者的吃飯速度。每當使用者吃飯速度過快時,環狀燈便會變紅;當每一口之間間隔超過10秒時,燈會一直保持綠色。
第一次使用HapiFork時,使用者需要做以下幾件事:
通過微型USB介面將叉子連接至電腦
在電腦上安裝HapiFork自帶軟體
等待叉子充電滿4小時(可持續使用一周)
當叉子充電時,使用者可在軟體介面上設置自己的HapiFork相關喜好
基本痛點未解決,HapiFork頻遭質疑
然而,三年過去了,這款風靡一時的震動叉子仍然未能證明其是否真的有功效。
據著名期刊雜誌Appetite報導,雖然HapiFork能使使用者減緩吃飯速度,但並不能使他們體會到飽腹感從而吃得更少(而這才是用戶痛點所在)。
研究學者隨機挑選了114名實驗物件,並把他們分為兩個對照組,一組使用普通叉子,另一組則使用帶有震動、閃燈提示功能的HapiFork。
研究學者為兩個對照組中的每位元實驗物件提供了相同分量的1.7磅肉醬面。
在進食之前,每位元實驗物件均填寫了一份關於平時進食速度的調查。當實驗物件吃完肉醬面後,研究學者要求其再次填寫問卷,問卷內容包括進食速度對比、飽腹程度等。
除此之外,研究學者會將每位實驗人員的剩餘食物收集稱重,將其從1.7磅中扣除,並逐一紀錄。
實驗結果表明,使用HapiFork的實驗物件確實比使用普通叉子的實驗物件少吃了幾口,但差別不大(5.28:4.55)。
總體來說,使用智慧叉子的實驗組平均花費了9分22秒吃完肉醬面,而普通實驗組則平均花費了8分12秒。
然而,在每口進食大小、進食總量大小、飽腹感程度上,則沒有明顯的區別。
大逆轉:實驗也有漏洞,究竟有沒有用?
但這個實驗也存在致命缺陷。
雖然有些研究指出,吃得慢會使人更容易產生飽腹感,因為它給予了身體更長的消化時間;但大多數研究則表明, 只有在進食時間總長超過20分鐘時,才會體現出這種差異。
而在上述研究中,實驗物件平均進食總長少於20分鐘,僅僅用了10分鐘左右。
因此我們不難推斷,或許當研究學者將整個進食過程人為地延長後,可能會得出截然不同的實驗結果。但這麼做的矛盾點在於,它違背了現實的進食規律。
現實的進食規律是,大多數人沒時間把每頓飯都拉長到20分鐘以上。
同時,即使HapiFork真的減少了用戶的進食份量,很少有人能堅持使用下去。
New York Magazine的記者Jessica Roy在紀錄使用心得時提到“HapiFork最大的問題就是,我老是忘記使用HapiFork”。
天生惰性+產品缺陷,臣妾堅持不了啊!
事實上,HapiFork只是那些那一大類“出於好意卻無法長期使用”的發明之一。
身體健康追蹤設備則是另一個典型案例。
人們起初擁有它時倍感興奮,但資料顯示,有三分之一的智慧穿戴裝置擁有者在6個月後“遺忘”甚至“拋棄”了他們的設備。
從直覺上,我們總是都願意相信這些新潮的、炫酷的新科技能改變自己的壞習慣,帶來“一線生機”。
但當惰性漸起,短時間內看不到效果,長時間又無法堅持時,或許在一開始,我們就不應該浪費錢將這些“新奇寶貝”們納入囊中。
文: 青遲 、編輯: 傅博